第364章 再扛老北平文学的大旗(两更万字)(3 / 7)

加入书签

sp;  【《横空出世》里面的陆光达是无数科学家的代表,我向默默无闻的科学家致敬,我跟他们相比,我是幸运的,从一回国的那天起,我就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我跟他们相比,他们则是更伟大的那群人】

    李记说道:“还有呢,还有呢,这是一些首长写的,报社代发的。”

    李记将一摞摞报纸给刘一民都看了看,刘一民笑着说道:“谢谢你了,李同志!”

    “别客气!别人能通过作协来创作之家是他们的光荣,您能来,是咱们创作之家的光荣。”李记转身冲着厨房问道:“是不是啊,老赵?”

    “对,是创作之家的光荣。”老赵走出厨房,胳膊上都是面粉。

    四个人相处的极为热闹,待饭做好了,大家一起坐在厨房吃饭。

    “朱霖同志,你怀孕了,尝一尝这鱼,吃了鱼呀,孩子眼明心亮。不过海里面的东西也不能多吃,你们想吃啥,我去买回来做。”

    老赵乐呵呵地说道。

    “同志们费心了。”

    “没事儿,咱们这儿房子不好,来的人少,我们也想找人聊聊天。”

    吃完饭,上午朱霖闲不住,现在她又没办法游泳,就只能跟着老赵在创作之家的院子里干点农活,伺候周围的这些苹果树。

    “老赵同志,你说燕京的院子里种苹果树怎么样?”朱霖一边干活一边问道。

    “好啊,苹果树平平安安寓意好,就是在燕京不一定好吃。你要是想种,等来年春天我嫁接一株苹果树送到你家里,你们喜欢吃什么?黄元帅还是?”

    “刘老师喜欢吃红的,不喜欢吃黄元帅。”朱霖说道。

    “那红玉吧。”

    朱霖和老赵在下面干农活,刘一民在屋子里面写作,写作累了就到下面跟老赵他们聊聊天。

    又或者朱霖跟着,刘一民自己下水游两圈。

    “刘老师,你这水性越来越好了,我也想下去游两圈。”

    “走吧,你自己啥情况不知道啊!”刘一民拍了拍朱霖的腰肢,朝着更衣室走去。

    回到房间,刘一民感叹道:“真是山中无岁月啊!”

    周日,朱父和朱母联袂来到创作之家,朱母带了不少东西亲自下厨,给创作之家的所有人改善了一次伙食。

    朱父拿着报纸说道:“半个月多,《收获》杂志的销量已经突破百万大关,这又是一次销量突破,作为你的岳父,我真是与有荣焉。”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