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女排来访(2 / 5)

加入书签

刘一民还是把朱父给扛了进去。吃完饭,两人并没有走,而是在朱母的安排下到了朱霖以前的卧室午休。

    朱霖的卧室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但是朱父和朱母隔几天就会进来打扫并收拾一下。

    刘一民饶有兴趣地看着朱霖房间里的摆设,刘一民的签名和在庐山合影的照片摆在桌子上。

    “有什么好看的,刘老师,你又不是没看过。”朱霖侧躺在床上笑着说道。

    “没有这么仔细地看过。”刘一民坐在书桌旁,征得朱霖的同意后打开抽屉,里面摆着一摞结婚前的日记本。

    日记本里,有的一天只记载了寥寥几字,比如【1974年4月2日,今日太累,没什么要记的。】

    【1974年4月3日,今天比昨天还累,不想写。】

    刘一民笑着问道:“这就是你整天挂在嘴边的记日记的习惯啊!”

    “这还不算啊?读书讲究开卷有益,我这自然也算。”朱霖反驳道。

    “对,你有理。”

    刘一民找到了78年的日记本,现在已经能看到日记里面对他的记载了。

    【最新一期的《人民文艺》,出现了一篇了不得的作品,跟其它的文章不一样,名字叫《驴得水》.】

    【哎呀,刘一民这个名字竟然在《诗刊》上又见到了,这名作家怎么突然冒出来了?四人棒倒后,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见过的和没见过的作家和诗人都活跃了起来】

    【他怎么那么能写?《高考1977》写的很真实,就像是他亲自参加了这场高考。也不知道我参加高考的话,能不能考上大学?

    不知道刘一民同志长什么样子,是年轻人,还是老作家?】

    【没想到写给刘一民同志的信他竟然回复了,还是燕大中文系的学生。我和室友商量准备去燕大参加诗会,听说燕大的喜欢文学的都会参加,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他?】

    【参加诗会回来了,今天没有见到,但是见到了他的室友。他室友说他不喜欢凑热闹,更喜欢一个人待着。】

    【今天终于见到刘一民同志了,在一群人中间演讲,讲的非常好,大家都在为他鼓掌。他是个年轻人,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不演讲的时候很低调内敛,跟我们学校的小作家小诗人不一样.】

    “不一样”三个字前面用插入符号加了一个字“很”——很不一样。

    刘一民将本子在朱霖的面前晃了晃:“好啊,图谋甚久啊!”

    “刘老师,你给我,这不能看!”朱霖红着脸过来抢夺,两人嬉闹的声音太大,隔壁的朱母打开房门走到客厅里“咳嗽”了一声,两人赶紧闭上了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