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生是中文系的人,死是中文系的鬼(2 / 5)

加入书签

;钱锺书哈哈一笑:“对,就是清华之龙,我们这龙、虎、狗对应了北洋军阀里的龙、虎、狗。你呀,外面都叫你是中文系之宝树,因为你家宝也跑到燕大中文系当起了教授,家宝后继有人喽。”

    走到未名湖的时候,钱锺书顿住了脚步:“好了,就送到这里吧。我住在三里河南沙沟,你要是有事可以去那里找我,我夫人对你也很感兴趣,你的许多书我们也都看,并且还都交换了看法。”

    三里河南沙沟有一片红砖公寓楼,那里住了一大批著名的教授学者,跟曹禹家里的木樨地被称为“尚书楼”相比,这里被称为“高知楼”。

    “我送您到校门口!”

    钱锺书摆了摆手:“不必了,我自己在未名湖这里溜达一下,你不用陪我了。”

    钱锺书再三婉拒,刘一民告别后转身回到了中文系。

    办公室里,朱光遣已经在等着刘一民了,见他进来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宠儿》到底写的是什么?”

    “朱教授,您别急,我找个安静点的地方慢慢给你讲!”刘一民安抚道。

    朱光遣并没有给其他教授讲的事情,要讲得自己先看了再说。

    “走吧,去我那个办公室,那里没人!”朱光遣带着刘一民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急切地关上了门。

    刘一民说道:“朱教授,是这样的。钱教授看到的这篇也是以美国种族欺压的历史为蓝本写的。”

    “锺书同志为什么那么重视?如果像你说的这样的话,他可不会专门提出翻译的问题。锺书同志除了社科院的事儿,还有一大摊子事儿呢!”朱光遣认真地分析完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我给您详细讲一讲吧,我是用《百年孤独》的表现手法写的,故事的走向是这样的”

    朱光遣听到“《百年孤独》”这四个字儿的时候,已经觉得这的不简单了。

    听刘一民讲完之后,朱光遣如恍然大悟一般:“难怪锺书同志想翻译,确实是一个好故事,这本的书稿在哪里?”

    “现在在夏言同志那里!”

    “下一个给我看看如何?我跟老杨一起研究研究,他要是知道你写了这篇,定然会很开心,说不定脸上的病态都会消散几分。”朱光遣神色黯淡,很为自己这个老朋友担忧。

    “好,等夏老看完,我让人抄两份给您,您和杨教授拿着看就行!”

    “好,这样好。”朱光遣讲完,又跟刘一民讲了讲教材编写进度的事情,等讲完后两人才重新回到了办公室里。

    到了吃饭的时候,刘一民拍了拍手冲着几个研究生说道:“这个月的补贴我已经从财务科支出来了,大家领一下,领完之后在表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