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中美剧作家的碰撞(4 / 5)
脸说道。
刘一民的话给闫真泼了一盆冷水,他支支吾吾了几句赶紧跑到去干活去了。
吴组缃笑着说道:“这小子当着我们面说这话,有没有把老同志放在眼里?”
“闫真这孩子在大三里面,算是个不错的苗子。当然跟一民比有很大差距,他只是个地委文科第一。”
几个老教授聊到哪个学生有潜力,是真的来劲,他们聊出来最好的学生,大概率到时候会被邀请留校。
闫真的实力是有,但是目前来看留校燕大希望渺茫。所以后来去了湘省师范当助教,跟刘一民一样,在任教的学校上了研究生。
“一民,现在大家都开始印教材了,我看你得想办法,把你的讲义完善一下经过审核,印成教材。要不然只是讲义,太局限了。”吴组缃建议道。
“吴教授,我也有这个打算。只是教材急不来,我手底下也没个人用,要不然各位教授,借我几个研究生用用?”刘一民苦恼地说道。
孙玉石调侃道:“你自己不就是研究生?”
吴祖缃听到后笑道:“哈哈哈,倒是没问题,正好让他们向你学习学习,我那两个,你要想用随时用!”
“我的也可以!”
刘一民一一谢过记下,准备等下次找严家炎聊一聊这个事情,申请一笔教材编撰经费。
教材跟讲义可不一样,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今天刚开学,严家炎事情很多,在校办开了半天的会了,只有来的最早的吴组缃见到了他人。
三月初,快到了《绿皮书》首演的时候了,刘一民骑着摩托车飞快地来到了人艺。
跟人艺的工作人员边打招呼,边走进了人艺的排练室。
排练室内,下面不仅坐着蓝天野和朱霖,中间前三排几乎都坐满了人。
刘一民走到前排,夏淳看到后立马冲刘一民招了招手,示意他坐过来。
旁边的人艺导演、编剧、翻译集一身的英若诚,侧头冲着旁边的一名外国人介绍了一下刘一民。
“英,我认识他!”
曹禹问道:“米勒先生,你认识我这个学生?”
英若诚旁边坐的正是号称美国20世纪三大剧作家之一的米勒,带着他的成名之作来到了人艺。
“万先生,你忘了我住纽约。当时颁奖典礼,我也受邀坐在了台下,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是你的学生。我在台下,领略了你这位学生的风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