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八十年代现象级小说(今日一更)(1 / 7)
本来计划只在北戴河待上一天,王严和李俊告诉朱霖不急着回剧组,剧组先拍其它的戏份。
于是,刘一民就带着大家在北戴河呆了三天,朱霖和刘一民两个人除了去游泳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陪着家人,拿着相机给大家拍照。
朱父、朱母和刘父、刘母这几天,天天都是笑呵呵的,两家人好的跟一家人一样。
平常也少了许多暗地交锋,比试高低的小动作了。
刘一民和朱霖晚上合法地躺在被窝里的时候,会先交流一番,讲一讲两家人的变化。
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两家人依依不舍地回到了燕京,刘福庆和杨秀云还有大哥大嫂,没有停留多久,就坐上火车回家了。
家里那金黄的麦田,是刘福庆和杨秀云永远舍不了的牵挂。
除了刘家人之外,李兰勇也跟着回家了!
刘一民和朱霖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剧组在燕京的戏份,马上就要拍完了,接下来就是到前线拍摄了。
刘一民除了呆在剧组时不时地跟导演商量一下剧本之外,就是回到跟杂志社和出版社沟通了。
《凯旋在子夜》首印八十万册,刘一民结个婚的时间,竟然就即将销售一空了。
李书将这个数据给刘一民拿来的时候,他猛地锤了李书一拳后,才知道这竟然是真的。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社长韦君怡将之称为“文学作品销售史上的奇迹!”
巨大的横幅扯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楼前,上面实时的贴着《凯旋在子夜》的销量,引得整个燕京的报社前来采访,新闻稿通过燕京的报社,转载到各地方的报纸上,标题简单明了。
《凯旋在子夜》的几个大字后面,跟着一大串数字。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批已经紧急开印了,各地书店的电话,如同羽檄飞驰,急如星火。厂里面印好后不放仓库,直接装车往各地的发。
就这,市场上仍然是供不应求,书店拿不到货的情况比比皆是。
商务印书馆和燕京的其它几家出版社,一起找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刘一民,表明希望联合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会议室内,商务印书馆、燕京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津城人民会出版社四家出版单位齐聚,来的级别最低也是副社长。
四家单位在会议室里面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而刘一民和社长韦君怡就在旁边的办公室。
韦君怡也知道如此销量,光靠一家出版社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市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