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北影厂上门求剧本(4 / 5)

加入书签

笔经费,专门来拍这部电影。”

    他们内部《驴得水》的拍摄成本,甚至算下来只需要十万左右就可以。主要场景就是一间小学,剧组不需要乱跑,几个演员,工资算下来用不了五千块。

    刘一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没异议。甲方拿钱,甲方说了算。

    《狼烟北平》这部电影要是拍出来,以现在的演员演技风格来讲,拍出来还不一定好看。

    “你们确定要拍《驴得水》?”

    “确定,包括可能引起的反响或者是审核问题,我们都想过了。我们相信你的本子,相信人艺的眼光,也相信我们自己的眼光。你的《庐山恋》就不错,可惜被我的老东家给得手了。”朱得熊笑道。

    朱得熊原本是上影厂的,地下党时期就干电影,后来为了组建上影厂,来到了燕京。又作为15名电影青年工作者之一到了莫斯科学习,为了弥补国内美工的缺口,从导演转行成了美工师。

    后来自立门户和另外一名副厂长还有其余人一起组建了电影技术开发公司,1990年他们研制的70毫米立体声制片工艺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2年他们在燕京游乐园内建成国内第一座环幕电影院。

    1993年拍摄出2分40秒的中国第一部动感电影试验片,并成功研制动感座椅,摆脱了中国动感电影依赖外国的历史。

    《驴得水》本来就有话剧剧本,虽然话剧跟电影有区别,但不需要推倒重来,只需要修改修改就行。

    对刘一民来说,这还省了不少的事儿。

    “那行,朱厂长,王导。等我把剧本改好,直接送到咱们北影厂!”

    朱得熊和王严高兴地伸出了手,跟刘一民达成了电影剧本的合作。

    “一民,你这个院子被你打理的不错啊,在首都的心脏附近,闹中取静。你这个房子,是不是修过?”

    “看出来了?刚买下来的时候找人修缮过。自己种了点花,算是有了点生机。”

    “好啊,好地方,看你这个样子,我都想在燕京买套四合院住了……”朱得熊说完一想到自己一个月一百出头的工资,立马噤声,止住了这个话头。

    刘一民笑着将以前《驴得水》的话剧剧本递给了朱得熊,询问他们有什么修改意见没有?

    朱得熊是老导演、王严是导演,两个人拿着在旁边商量了起来,刘一民又切了点西瓜和其余的东西招待他们。

    两个人看的很认真,时不时地讨论讨论,跟厂里面开审本会议一样。

    讨论完,认真地写下自己的修改意见,最后单独整理在了几张稿纸上面,并仔细地标下来修改意见分别对应着原剧本哪里。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