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是两面人?(4 / 5)

加入书签

nbsp;   类似的批评充斥着报纸,批评《庐山恋》这部电影是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生活的歌颂,是一次洗脑。另外大量就是尺度大,镜头露骨,竟然有穿着泳衣露大腿的画面,更不堪入目的是在公共场合竟然亲吻。

    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到这些人的愤怒,恨不得直接把报纸甩到导演黄祖默的脸上——这特么也是社会主义电影能够拍的?

    你们非但拍了,还敢让全中国的人看?

    简直是污人心灵嘛!

    还有人暗戳戳的骂刘一民,电影拍成这样,能跟编剧没关系吗?一边写《狼烟北平》这种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一边向往小布尔乔亚的生活。

    两面人的话,呼之欲出!

    徐驰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在旁边不断地找出批评的稿子,看完后,还不忘跟刘一民分享自己的感悟。

    不过赞美的文章也不是没有,也有人专门以《庐山恋》展开表扬的,也有人以整个电影业角度进行看的。

    “开新时代电影事业之先河——文艺春风吹出来的《庐山恋》”

    中青报于佳佳同志,写了好几篇评论,夸赞《庐山恋》既是山河之恋,也是家国之恋!

    统战部门在报纸上发表评论称统战事业也离不开电影行业的宣传,用通俗的电影片向海外华侨宣传我们的新时代华侨政策。

    “各种牛鬼蛇神都出来了!”徐驰又点评了一句,接着去看《追风筝的人》书评了。

    “你不生气?”

    “我生什么气,观众会用脚投票的!”刘一民淡淡地说道,话里话外自信心十足。

    徐驰忍不住,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对,电影院门口长队已经证明了什么是人心所向。”

    对《追风筝的人》倒是大部分都是夸赞,批评大多和马识途一样,认为是细节不足,头部分缺乏对整体的藏地社会的描写,描写较为简单,并没有过多的交代大环境和风俗习惯等等。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这点批评根本不算什么!”徐驰说道。

    “不过,说的很对,确实是需要改进的地方。纸上得来终觉浅嘛,光看资料,肯定写不了那么仔细。不过咱们这一趟藏地之行,成功的将细节给补充出来了。”

    徐驰笑道:“看来,我又要期待你新的作品了!”

    “可能还得很久!”刘一民说道。

    “放心,老头子我活的起!”

    徐驰和刘一民对视过后哈哈一笑,徐驰完全把刘一民当成忘年交了,说话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前辈的架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