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追风筝的人》改编(1 / 4)

加入书签

    太阳下山,两个人在书房里待了这么久,刘一民也饿了。于是拉着徐驰去外面吃饭,边吃边讲。

    到国营饭店,徐驰要吃卤煮,那玩意骚哄哄的刘一民吃不惯,他自己单独要了一份面。

    刘一民吃了一大口垫了垫肚子之后,开始讲了起来:“去年是藏地和平解放28年,看到了相关的祝贺文章。又仔细研究了许多的史料,燕大图书馆里的资料我都翻了一个遍。”

    “以两个男孩儿友谊开始,这个切入点在整个悲惨的时代面前,显示出了强烈的反差感。”徐驰感叹了一句,继续听刘一民讲了起来。

    刘一民的这篇文章是《追风筝的人》汉化后的作品,《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阿富汗的两名男孩儿,一主一仆从友谊,到友谊背叛再到救赎的心路历程。

    刘一民将故事的发生地改成了藏地,主人公自然也是藏地的主人公,卓客土司的儿子卓客次仁和忠诚的仆人洛桑的故事。

    卓客土司是一名年富力强,具有爱国精神的土司。他接受过汉地的教育,具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意识,对自己的奴隶和领地的子民要好于其他的土司。

    于是有很多头人带着自己的人投奔卓客土司,于是卓客土司被很多土司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由于领地子民的拥护和勇猛的军队,那些土司也拿他没办法。

    卓客土司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卓客次仁,卓客次仁的性格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同,更加的书生气。

    卓客土司虽然认为这是文明的表现,但在藏地,书生气是没办法成为铁血土司的。但他的管家却劝他,儿子不能由父亲涂涂画画。

    卓客次仁跟管家的关系特别好,同时他还有一名忠心的仆人洛桑。

    卓客土司对洛桑和洛桑父亲的好,超过了对一般意义上的仆人,卓客次仁嫉妒洛桑分走了他父亲的爱。

    但他的嫉妒,并没有影响洛桑的忠心,平时不管什么时候都亦步亦趋的跟在卓客次仁的身边。

    藏地有一个盛大的节日,叫做望果节,农民渴望丰收的意思。在望果节之后的几个月,秋收之时,人们认为放风筝会引来风力,有利于脱粒(将粮食和谷壳抛到空中,借着风把谷壳吹走,留下真正的粮食。)

    望果节之前放,会引来农民的不满,因为早早的将风招来,在丰收的时候将无风可用。

    在放风筝的这一天,所有人会聚集在空地上面或自家的房顶,勇敢地放飞风筝,并指挥风筝进行打架,互相割掉对方的风筝。

    附近的几个土司一起商议,将举办一次盛大的放风筝节日。他们的儿子将参加这场比赛,看谁成为年轻一代的英雄,这也影响到他们土司之间的利益协议。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