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驴得水》剧本研讨会(4 / 5)
sp; 刘一民将他推进了国营饭店说道:“作家的世面不在老莫!”
吃饭的时候,陆遥试探着问道:“听崔副主编说,当时你说,要是我的能发表,你要帮忙写一篇评论?”
刘一民看着他小心翼翼的样子,笑着说道:“老王,是有这回事儿,你的什么时候发表?我给你写一篇评论,写的不好你可别怪我。”
“哪敢,能写就非常不错了。”陆遥手里夹着烟,用大拇指捅了捅太阳穴旁边的头发说道:“估计要到第11期了!”
一般来说,像《人民文艺》这种杂志社,不缺稿子,接下来一两期的刊面都会提前进行安排。不是特别好的稿子都需要排队,像刘一民这种经常能够以最快速度发表的情况不多见。
崔道逸并没有给陆遥准话,只是说可能是11期,也有可能是12期。
“时间来得及,到时候我直接给我崔副主编。你马上就要回去了吧?”刘一民夹了一口菜问道。
陆遥点了三个肉菜,加上两个素的,两个人吃着实有点浪费。不过陆遥满不在乎,他觉得这次来燕京大挣了一笔。千字四块的标准,拿了一百多块钱的稿费,加上改稿补贴,将近两百块钱。
够他花一阵子了!
“我在燕京再待一天,后天我就回去了,等有机会再来燕京找你。这改稿的事情苦是苦,但是临走的时候,还是想下一次,改稿就意味着要发表,你不改稿,你不知道我们这些人接到杂志社通知改稿的心情。”
陆遥这话说的,好像刘一民跟他们不是一个阶级似的。
聊到了七点多,两个人才从饭店里面走了出来,挥手告别后,刘一民转身回到人艺。
碰见朱霖正站在人艺门口张望,刘一民问道:“你在看什么?”
“没看什么?一民,你刚才跟谁一块吃饭?”朱霖转身跟在刘一民身后,笑着问道。
“一个来燕京改稿子的作家,你刚才看到了?怎么不喊下我,咱们一块去吃饭!”
“你们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我坐在旁边岂不是尴尬!”朱霖说完摆了摆手,走到后台准备演出去了。
刘一民回到房间里面躺了一会儿后,开始想评论标题《要有一颗热情的心——致陆遥同志》。从作品的背景和异于常人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培养文学评论家,所以刘一民写评论是专业的。三个小时,一口气写了两千多字的书评,
自己看了一遍后,修修改改,直到凌晨才将评论给写完,最终定格在两千五百字。
8月31号,《驴得水》剧本研讨会在文联会议室召开。戏剧家协会作为文联的下属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