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半部《持久战》治天下(2 / 5)

加入书签

《驴得水》的演出次数。一周以来,每一场都座无虚席。朱霖父母想进场看看女儿表演,都没买到票。

    朱霖也有点沮丧,好不容易站在话剧的最高舞台上了,结果父母看不到,颇有一种锦衣夜行的感觉。

    “张编,巧了,咱们想到一块了。我早有改编成剧本的想法,《剧本月刊》万编辑找我谈过这个事情。”刘一民随口说道。

    电影剧本改编可以将改编权卖给别人,让其他人改编,原作者等着分成就行,但作者只能拿到20—30%的分成。

    还是自己改着划算,电影厂有良心的话,会给自己一千多的稿酬,目前故事片的最高稿酬在一部剧2000元。

    至于剧本在《剧本月刊》上刊登的事情,无他,主要是一鱼三吃的次数多了,吃两次总觉得吃不饱。

    到时候在《剧本月刊上》刊登一次,再卖给电影厂一次。

    只不过,让刘一民没想到的是,最先过来的是沪影厂,不是离他最近的北影厂。

    张孟昭一听,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可下一秒又因为刘一民的话苦恼了起来。

    “一民同志,剧本能不能确定给我们沪影厂?”张孟昭焦急地说道。

    等到剧本登上《剧本月刊》,看到的电影厂可就多了,难免引起到时候争抢剧本的事情。除了刘一民能改编剧本外,电影厂同样可以在不征求他的意见下找人改剧本,到时候直接寄过来改编费。

    张孟昭想到这里,有点头疼。

    张孟昭的思虑并非是多虑,电影厂抢剧本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刘一民想到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版本的电影《徐茂和他的女儿们》,先是八一厂看中了周克勤写的这篇,找到周克勤,亲自进行剧本的改编工作。

    原作者这边改好了,八一厂已经准备拍了。北影厂的厂长汪阳也看中了,让自己电影厂的导演改剧本。

    两家发现都在改编后,将口水仗打到了电影局,电影局也管不了。

    还没有个结果,北影厂的汪阳就来了一招暗度陈仓,让人直接开拍了。八一厂气的跳脚,两家打起了擂台,你拍我也拍。最终明明是八一厂先下手的,结果北影厂的电影先一步上映。

    刘一民沉思了一下,张孟昭再次说道:“我们沪影厂的技术绝对能拍出一部好电影,来的时候,我已经给导演和厂长看过这篇,大家都很认同。”

    急了,张孟昭已经急了。碗里面的水什么时候没了都不知道,拿起碗往嘴里面倒,这才发现什么都没喝到。

    咽了口吐沫,继续说了起来。

    “张编,您千里迢迢过来,我内心非常感动。我可以向你保证,到时候改编完,同时送到沪影厂和《剧本月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