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诗刊》过稿(2 / 3)

加入书签

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严晨之后的主编。

    邵燕向无奈说道:“我持保留意见。”

    “我也觉得不给七块,至少也要给五块或者六块,或者我们问一下崔道逸,参考一下他们的稿费,总之,过低是不合适的。中央为什么恢复稿费?

    除了体现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是按劳分配的方式外,还有一种用意,那就是鼓励优秀的作家和诗人参与创作。我觉得,极低的稿酬是没办法鼓励他们的。”副主编葛落也说道。

    “老葛,你这样说的话,我不同意。我们是作家和诗人,怎么能谈钱呢?这太有损诗人的形象了。”邵燕向像是抓到了话里的漏洞一样,急忙说道。

    这个年代,文人是羞于谈钱的,大家对文人的印象就是脱俗,不沾染铜臭气。

    “老邵,你的工资?”

    “这不一样,这是我的工资。”邵燕向赶紧说道。

    “那以后老邵要多在我们杂志发表诗歌,稿酬嘛,就按照3元算。”

    邵燕向:“......”我不说了,还不行吗?

    最终,严晨给《人民文艺》打了一个电话,把刘一民的稿费同样确定为千字六元。崔道逸得知刘一民要发表诗歌了,一个劲儿地要求严晨给他念一念。

    结果得到的只有一句:“等过几天发表后再看吧!”

    邹获凡中午吃饭的时候,遇到葛落,笑着说道:“感谢你今天说话。”

    葛落平常很沉默,向来不怎么发表意见。

    “我说话,也是有私心的。一是写的好,二是刘一民是我老乡。老家相距估计只有几十公里,都在洛市,我们那边走出来一个作家和诗人不容易。”

    葛落开心地说道。

    “原来如此,不采取高稿费,是没办法吸引作者的。《星星》下个月就复刊了,到时候作者的选择可就多了。”

    《星星》作为一家同领域的杂志,虽然在川省,但影响力不弱于《诗刊》。

    ........

    文化馆宿舍内,刘一民开着台灯,认真地趴在桌子上写作,时不时随机打死一只过于亲昵的蚊子,瞻仰一下它的尸体后,再将它摔在地上。

    忽然窗户被人敲了两下,打开窗户,拉开窗帘,看到刘运生正一脸惊讶地站在窗口。

    宿舍楼是筒子楼,一条长廊连两边,通风就靠左右的窗户。不过老张给刘一民了特殊照顾,他的这个房间位于走廊中间,原来是值班室,门口开了一个窗户。

    “一民,这么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