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西游重启(2 / 4)

加入书签

下的说法。

此刻的人界却是天翻地覆,十八路反王在隋炀帝死后将整个天下搅扰的没有半刻安宁。

而人间的太宗陛下此刻还只能是兵出太原,席卷天下的小将军。

这开挂一般的人生啊!

真的是寂寞如雪!

无论身处何种绝境,无论对手多么的强大,总之一句话,只要对上太宗陛下,可以小胜于他,然后给他叠层buff,最后被太宗陛下反推。

李渊坐镇中央,看着南征北战的太宗那是即喜又厌之,喜的是他李家距离那一步越来越近了,厌的是,朝中已经出现明显的太宗党,而他的爱子李建成即便是他苦心平衡之下,也是难以压制太宗陛下的光芒。

李渊不愿见到局势如此展下去,开始有意打压二凤,将他的官职一加再加,最终封了一个天策上将军的头衔,更是给他开府的权力。

头衔可以无限给,开府的权力这是李渊百般无奈之下不得不给出来的,这反而激起了太子党的敌视,甚至传出太子设宴请李二凤,最后二凤中毒险些被毒死的事情来。

太子党人更是无时无刻不用放大镜盯着太宗陛下,各种阴谋诡计更是层出不穷。

比如将太宗陛下的得力文武邀请进入朝廷中枢,这个大义名分压制之下,无数文武不得不离开天策上将军府,等到起兵玄武门的时候,李二凤也只得不过八百之数的军士。

玄武门之后,李二凤只能一条道走到黑,逼李渊退位,完成历史上最为简洁的兵变或者说造反,成为天下的皇帝。

李渊进位太上皇居于深宫,太宗陛下也是好生伺候着,并没有做出多少出格的事来。

也因为这一场兵变,将团结在李渊身边的世家势力来了一个腾笼换鸟,将这些原本集中在他们手上的权力统统收了回来,最不济也能给他们头上架上一把快刀,一把随时可以置他们于死地的造反罪民。

只要他们依旧不认清楚局势,继续挑衅太宗陛下,太宗陛下就能给他们出头之人扣上一口‘怨怼陛下,意欲复辟’的大帽子。

当然太宗没有用过,因为世家选择了臣服,除了在婚嫁之上隔绝了与新生世家联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外,对于李二凤的掣肘也主要集中在对抗科举这件事情上。

蛰伏,对于世家而言从来就是他们的生存哲学,低头对于他们而言绝对不会有半分的不适。

但是掌控朝廷一直是他们孜孜以求的根本,在科举确认没有办法推翻的时候,他们迅完成了应对的策略。

大唐的诗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本身就是世家反制科举的手段之一。

这种科举之前扬名,科举期间不遮蔽考生信息的作法本身,在科举开始之前就将寒门打压的喘息困难。

加上主持科举的也是世家退出来的代表,在科举之前就将各个世家的‘麒麟儿’在小范围内流通起来,无论是阅卷还是测评,先天就优于寒门子弟,更容易获得考官的态度倾斜不说,在评等级的时候更是可以直上青云之梯。

太宗陛下的科举近八成都是世家子弟,两成才是寒门。

更加扎心的是,世家子弟获得任官的比例更高,寒门在繁复的铨选制度之下,想要得到实封官职,也是千难万难。

太宗时期科举出来的寒门子弟真正或者官职的不足十分之一,综合来看太宗陛下的科举真正进入朝廷的寒门弟子不过百之一二而已。

就这,太宗陛下还得夸耀一番,说什么:“天下豪杰皆入朕之彀中!”

太宗陛下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不过是捏着鼻子认下而已,只有这样,才能麻痹世家,与他们达成虚假的平衡之中。

为什么?因为,唐初时期的教育资源几乎全部被世家垄断,百姓或者寒门连获取书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要提对于朝廷政务的熟悉或者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