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孟津会盟(3 / 5)
此次封神总指挥的旨意相互矛盾。
这一系列的事件都让人对打神鞭的真实威力产生了怀疑。
而且,这封神榜的流转竟然如同儿戏一般!
它竟然被童子以鸿钧启动封神量劫的借口,半是威逼半是利诱地抢夺走了。
那一句“贴身保管”
,简直是传神之极,将童子的贪念以及害怕被抢走的心思,描绘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当网的故事,这种做派实在是如出一辙。
不知道是后人学习了前人,还是前人启了后人呢?
帝辛看着传来的奏报,心中的悲凉愈沉重。
姬已经明确反商,并且出兵了。
他看着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这些人脸上的表情各异,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冷漠旁观,有的则趁机落井下石。
即便帝辛早已下定决心,要与那些老旧贵族和架空共主权力的诸侯们决一死战,但当他听到这些人的话语时,心中的刺痛还是难以抑制。
“臣早就告诫过……”
“诸侯皆反,皆是因为大王好大喜功……”
这些话语,要么是马后炮,要么是借机打压帝辛的威信。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他们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帝辛出谋划策,或者表示支持。
帝辛自幼便深得帝乙的器重,因此帝乙对他的培养可谓是无微不至。
然而,这种过度的关注却并非全然是好事,因为越是细心呵护,帝乙对帝辛的要求也就越严格。
自小起,帝辛便被灌输着要坚强、果敢、英明、神武的观念,任何一丝一毫的关心和爱护都被视为软弱的表现。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帝辛逐渐成长为一个坚毅而果断的人,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温暖和柔情。
待到帝辛即位之时,王叔箕子仅仅因为他使用了一双象牙筷子,便断言他将会成为亡国之君。
而箕子自己呢?同样的,比干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帝辛,更是为了博得老旧贵族们那一句“贤明”
的称赞,常常不顾场合地跳出来对帝辛进行训诫。
更有甚者,比干有时还会倚老卖老地以死谏相要挟,硬生生地将帝辛的改革计划压制了一年又一年。
至于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年岁稍长于帝辛,但由于一个“嫡”
字的差别,他们被剥夺了继承王位的权利,成为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面对这样的不公待遇,他们心中自然充满了愤恨和不甘。
于是,他们开始不择手段地与帝辛作对。
他们不仅联络内外的贵族和诸侯,对帝辛进行了无数次的试探和反扑,甚至还直接参与了数不清的造反行动。
然而,帝辛却始终顾念着亲情,一次次地宽恕了他们的过错。
可是,就在今天的朝堂之上,当帝辛看到他们脸上那得意洋洋的神色时,心中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了。
帝辛那张万年不变的面庞上,竟然罕见地浮现出了一丝怒容。
他慢慢地从王位上站起身来,用一种冰冷的目光扫视着众人,然后宣布退朝。
对于帝辛来说,与这些人继续商谈已经毫无意义。
无论怎样,都不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他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在这些人身上。
然而,帝辛的退朝决定却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所谓的贤臣们见状,一个个都慌了神,纷纷单膝跪地,摆出一副“你敢走我敢死给你看”
的架势,试图挽留帝辛。
朝堂之上,众人的吵闹声愈激烈,各种零碎的话语从他们的口中喷涌而出,仿佛帝辛一旦离开这个朝堂,下一刻大商就会亡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