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o章 西岐天子(2 / 6)

加入书签

,纷纷派出使者进入西岐,具体要谈什么?不言而喻。

毕竟西岐可是得了‘凤鸣岐山’这样的祥瑞之兆的。

他们都是历经夏王朝被取代历史的见证者,知道此刻的态度不坚决,恶了西岐,最后真的如同谶语一样,他们必然受损甚至国灭族消。

姜子牙对姬昌的这套做法实在是难以忍受。

姬昌表面上以仁义示人,实际上却是在掩盖他内心的阴险狡诈;他装作对世事毫不关心,实则是在逃避作为大诸侯应承担的平衡大商和诸侯利益的责任;他还故意以受害者的形象出现,以此来换取那些小诸侯们盲目而愚蠢的感激之情。

然而,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帝辛之所以不愿意解释,是因为他深知只有彻底推翻现有的制度,才能够拯救大商。

要想彻底铲除那些老牌贵族势力,就必须让他们自己起来造反。

否则,面对整个贵族阶层的联合对抗,帝辛根本毫无胜算可言。

因为那所谓的成汤祖宗家法和制度,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帮助贵族们夺取王位而制定的,并且是他们与所有大贵族协商后共同炮制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大商的王权。

所以,帝辛若想与之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要想彻底推翻那些老牌贵族,让他们与自己所制定的那套制度一起被历史淘汰,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亲自造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大商的变革和复兴。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不断改革、不断增强大商自身的国力才是根本所在。

所以,对于所有诸侯的阳奉阴违,帝辛不仅不加以制止,反而乐见其成。

这种攻心为上的策略,他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

姜子牙远远地望着姬昌的队伍渐行渐远,脑海中不断回想起当时面见帝辛的情景。

当他第一眼见到帝辛时,那种感觉就如同见到了大道一般,让他豁然开朗。

他深知,也清楚地看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修道之路或许充满了算计,即使自己行将就木,仙道也难以修成。

然而,说到对政治的敏感度,飞熊入命的血脉优势使他对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比干,这个被人们传颂为忠诚之士的人物,在姜子牙的眼中,不过是一个食古不化、沽名钓誉之徒罢了。

姜子牙对比干的行为和品性深感不屑,自然也就不会对比干进行任何形式的救护。

然而,在一些演义作品中,却出现了所谓“空心菜”

的桥段设定,将姜子牙和比干硬生生地联系到了一起,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比干作为一个资深的老贵族,他的可入血脉中对于底层人民的轻视和鄙夷是根深蒂固的,这种观念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

让他与姜子牙同席而坐,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要困难。

更别提让他屈身去请教姜子牙救命之法了,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至于妲己索要比干的七窍玲珑心作为药引,这其中是否涉及到孝道的问题呢?毕竟比干可是帝辛的亲叔叔啊!

如果帝辛真的有如此强大的朝廷掌控力,他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呢?实际上,那些老旧贵族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直接扶持比干或者箕子登上王位,这样做岂不是名正言顺?

当姬昌的队伍渐行渐远,消失在视线尽头时,阐教催促姜子牙前往西岐的旨意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耳边炸响。

这道旨意明确要求姜子牙入西岐辅佐姬昌,起兵反抗商朝的统治。

姜子牙站在原地,静静地凝视着朝歌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知道,这一去,便是与商朝彻底决裂,再无回头之路。

然而,他的使命在身,无法违背阐教的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