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难上加难(2 / 2)
是要好很多倍的。”
林尚霄不死心,接连问了不少关于修路的知识,杨震对答如流,回答得非常专业,甚至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更加先进,简直闻所未闻。
林尚霄更自闭了,他觉杨震对建筑知识的掌握甚至过自己,他连斗拱这种高深的结构都能详细解释,其中的尺寸比例说得更精确。
两人就此谈了大半个早上,林尚霄走的时候是魂不守舍的,大概是感觉以后有杨震在工部,恐怕会把其他官员的光芒都压下去,自己再想出头就难了。
早知道是这个样子,就不应该主动站出来,把他拉进工部,现在好了,拉来的是一个劲敌,不仅难以掌控,还可能反客为主,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杨震望着林尚霄的背影,也是若有所思,谈话的期间,他也时不时不留痕迹的试探一下,可林尚霄回答得滴水不漏,完全摸不准他的意图。
此外,还有一个疑惑,按理来说,一个人有了偏好,能在擅长的领域遇到一个聊得来的人,应该会有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来,会越聊越兴奋。
可没想到都说了一些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技术和学说,林尚霄这么一个对建筑颇有专业水平的人,竟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反应。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的心思和注意力用在别的地方了。
随后,杨震有些头疼了,他觉得修路这事除了自己,其他人恐怕掌握不了这样的大局。
如之前对秦岳说的那样,要是朝廷出钱修路,工部的不少官员都能去担任总指挥,做不好就换人,顶多被革职。
但是钱是从世家哪里搞来的,就没那么简单了,世家会盯着那些贪官,要是贪官没油水,肯定不会尽心尽力,就有可能工程搞一半,然后烂尾。
而杨震意识到自己也不能大包大揽,一个人力排众议,摆出一副一定要这事做成的样子。
然后担任指挥,全权负责这个事。
这样反而会坏事,他一个人把功劳占尽,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说不定就有人不为别的,就是不想如了他的意,故意搞破坏。
这个工程本就很难,这样一来,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c位还是要内阁来,他得一个提议者的名声已经足够,还想要更多的话,说不定皇上也不答应。
可没他出力,这个大工程烂尾的概率极大,因为这个大工程耗资巨大,让工部的官员担任总指挥,恐怕就预算这一关都做不好。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