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真敢想(1 / 2)
这是想给偏远的地区注入流通的银子,以此来盘活货物频繁交易的大局。
如果这一步走的好,感觉确实不错啊!
银子从世家手中流出去,百姓有了银子,买需要的东西,又流会商人世家手中,这样一来,大家都有事可做,不会只靠地里的收成,能多出很多生计出来,也就少了不少游手好闲之人,整天惹是生非,只知道嚯嚯村里,搞的盗匪四起,民不聊生了。
突然明白杨震为什么敢提这样天方夜谭的修路大计了,无论修路的代价有多高,只要操作的好,确实只需要三百万两银子就滚起来了,任何一直循环下去。
普通百姓只知道杨震有才华,但是真正聪明的人现,杨震的才华可不是只会作诗这么简单,这家伙的脑子装得是成体系的学识,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简直大才。
明显,经济学没数理化那么难懂,只要有人捅破那层窗户纸,不少学识渊博的人马上也能举一反三。
翌日,整个京城更加热闹了,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热议杨震的诗,觉得好像是写给自己的,连不少江湖人士也都喜欢上这诗。
他们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苦难是一时的,等一朝红日出,一样能出人头地,就算一直熬不出头,那也是虽低不着泥,还有一身傲骨。
显然,古人心中压根就没有躺平的观念,他们还坚信只要努力,终有出头之日。
而世家就不一样了,对于杨震的诗,夸赞了一句之后也就没下文了,他们对杨震的修路大计很感兴趣。
觉得把家里多余的银子,投到能拥有一项有长期收益的资产中去,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就等着朝廷拿出具体的章程来了,当然,期间不能什么都不做,不断制造舆论,支持杨震的提议完全可行,是利国利民的好计策。
与此同时,杨震刚从海棠的温柔乡里爬起来,就得知有人来拜访,正是工部侍郎林尚霄。
心中很是疑惑,哪有不下拜帖,而且这么早就来拜访的?
边关八百里加急文书,都没他这么急。
不过疑惑归疑惑,杨震也不敢让人久等,即使不怎么看得起他,以后也是顶头上司。
把人得罪了,不利于开展工作,也免不了惹上一些麻烦。
于是早餐都顾不得吃,整理了一下衣冠,马上去见他了。
两人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后,杨震直接就问了,“林大人这么早就找下官,可有什么急事。”
林尚霄干咳了两声,似乎意识到这么早来访确实唐突,但是想到心中的事,也没办法,于是道:“工部准备尽快向朝廷申报你的修路提议,这是工部几天连夜起草的文书和设计图,想请杨公子过目,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闻言,杨震非但没有受重视的欣喜,反而更加疑惑了。
按理来说,别看状元很风光,一旦做了基层做官,都是被整治得很老实。
以自己现在五品郎中的品级,都不够格给一个侍郎端茶递水,可他客气得很过分也就算了,竟然还让自己看设计图,还要给建议?
这放在哪里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问题。
此外,这个修路大计也不需要这么急吧?连夜赶工,工部做事啥时候这么积极过?
突然间,杨震想起了一事,秦岳和林家的关系似乎不错,所以有没有可能那天对秦岳说的话,这个工程除了自己,没人能抗得起来,所以秦岳和他说了这个事?
说不定连醉仙楼少主这个身法也泄露给他知道,所以林尚霄才会如此客气,都没摆二品大员的谱?
杨震觉得这应该就是真相了,至于工部为什么这么急,恐怕不仅想着油水的问题,说不定很多世家给他施压了,或许秦岳又在酝酿什么大计。
想了想,杨震觉得暂时还是不要去捅破那层窗户纸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