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技术支援英国一揽子计划(2 / 6)

加入书签

p; 所以,当直-18J舰载预警直升机横空出世之后,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到了预警直升机雷达的第三种布局:放在尾部,形状是个圆柱体!

    这也是东方电子技术发展之后的产物,圆柱体里面装的,是咱们已经搞成白菜价的相控阵雷达天线,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而现在,就算是咱们有了这种产品,也绝对不能卖给英国佬啊!

    肚皮下面,放个普通的机载雷达就行,比如给双发强六研制的九百毫米口径的平板天线,或者就把运十海上巡逻机的那个雷达天线塞进去,后期处理电路都不用改,移植到军舰上就行,不过就是中间加一个信号传输的数据链而已。

    没错,就这么干,三个月,妥妥的!

    “哼,载机如何保持稳定,那是你们的事,和我们无关。”秦亮的回答非常干脆,非常不负责任,而且,对方还挑不出毛病来,如果飞机在天上晃悠,那还真就是他们韦斯特兰公司的事情啊!

    “各位,空中预警机,关系重大,只有这预警直升机,还是不够,你们就没有考虑过固定翼的预警机?”

    之前给英国佬推销超七,推销C801,推销轰六,统统失败,不过,那些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让英国佬现在愿意来东方买装备了,这就是个巨大的进步!

    接下来,再接再厉!

    英国佬是有这方面的研究的。

    1971年,马可尼-埃利奥特航空电子系统研制出来了调频间歇连续波雷达,在经过了地面实验之后,英国国防部在1973年决定,把这种雷达发展成为远程机载预警雷达,而载机,看看自己家里的东西,也只能选择自家的猎迷反潜巡逻机,这种飞机,是在彗星客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和后世常见的客机不一样,它属于翼根发动机布局,在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两边各有两个圆筒,里面塞进去推力只有两吨多的发动机,对于五十年代初期来说,这种最大起飞重量五十吨的飞机,已经相当不错了。

    但是,对于预警机来说,这种飞机的平台,那就太小了,小到了可怜的地步,而在这款飞机基础上研制的预警机,也是一种奇葩。

    常规的预警机,都是机背顶着一个蘑菇盘,而英国佬的猎迷预警机,是个大鼻子和大屁股,前后各塞进去了一部雷达天线,更奇葩的是,两部雷达共用一部发射机,通过一个波导管来交替输出。

    所以,这雷达会经常出故障,动辄就是波导管烧毁。

    这还是不是最要命的,更鸡肋的是雷达信号重复频率过低,信号处理太简单,天线旁瓣大。

    咳咳,这些可能听不懂,简单说结果,这货对公路上开动的汽车和海上的钻井平台之类的固定目标无法处理,这导致出现大量虚警,雷达开机后,屏幕上动辄几百个目标,而且,计算机处理不过来,会丢失一部分,当雷达第二次刷新的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