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就因为国本之争输了,就跟臣子(3 / 4)

加入书签

叫学生来汇报,甚至指点迷津。

    要知道,他是大明中后期唯一能凭一己之力压制宦官,完全驾驭内阁和士大夫的皇帝。

    在他前头,有王振、汪直、刘瑾;在他之后,有冯保、魏忠贤。

    唯独嘉靖一朝,宦官没能登上权力的舞台。

    可万历比他爷爷离谱多了!

    不仅不开组会,而且彻底失联!

    邮件一概不回,学生的开题、中期、答辩材料从不签字,甚至干脆不招生。

    更严重的是,他连官员任命也懒得批,朝廷的重要职位长期空缺!

    这已不是单纯的“不上朝”,而是整个系统彻底死机。

    奏章如雪片般送上去,他全都塞在抽屉里,不批、不理、不处置。

    他拒绝履行皇帝的权力,也不肯补任高官。

    十几年来,就靠寥寥两三人支撑着内阁和九卿的运转。

    大明这台国家机器,就此陷入低能耗运转。

    这其实是万历有意在恶心大臣。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并非什么都不干。

    他只对两件事上心:其一是搞钱,其二是打仗。

    于是,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种“皇帝摆烂、朝廷躺平”的氛围下打完的。

    说到底,即便万历整日不理政务,他依然能通过某些渠道,牢牢把控着国家大势。

    ……

    洪武时期!

    “简直胡闹!”

    老朱得知万历三十年不上朝,气得一巴掌拍在龙椅上!

    他指着天幕,怒声咆哮:

    “就因为国本之争输了,就跟臣子们置气?!”

    “咱朱家人里头,怎么出了这样一个没出息的孬种!”

    在老朱眼里,万历就是懦弱。

    国本之争的实质,他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说到底,不就是朱翊钧和那帮大臣们斗气吗?!

    斗了几十年,始终没斗赢。

    输了就输了。

    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还能闹情绪?

    “掰不过,不会继续斗吗!”

    “这小子居然敢三十年不上朝!”

    “那么多奏折,全都搁在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