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而他,却能在昏君和明君之间,(2 / 4)

加入书签

是他的庙号,其实很难定。

    不是开国之君,自然不能用“祖”,只能在“宗”字里挑。

    “太”、“高”、“世”、“中”……

    最好的“太宗”早被皇太极拿了。

    “世宗”又带有世系错乱的意味,并不贴切。

    反倒是“高宗”似乎更合适,象征着王朝在他手中达到巅峰。

    可惜,这个好庙号早被南宋赵构给“用坏”了。

    因为赵构的关系,这个名号在元、明两朝没人敢碰。

    剩下的“孝”、“仁”,又显得格调不足,完全配不上自己。

    不仅康熙对此为难,朝臣们也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头疼。

    最终还是雍正一锤定音,解决了庙号之争。

    ……

    乾隆时期!

    乾隆多次在嘉庆和群臣面前暗示:

    “祖有功而宗有德。朕没什么功,有个宗就成了。”

    当然,他嘴上谦虚,心里却想要个“祖”字。

    和珅立刻心领神会:“陛下功业非凡,当用祖号才配!”

    乾隆闻言大笑,眼神中满是欣慰——好一个懂朕的爱卿,这祖字是稳了!

    一旁的嘉庆也笑着点头,心里却把牙咬得嘎吱响。

    好啊,皇阿玛既然推崇南宋正统,必然是赵构的忠实粉丝。

    那就送你一个和赵构一模一样的庙号,您肯定会很“欣慰”。

    【明世宗登基后,迅速理清明武宗时期的积弊,使政治出现了短暂的清明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9章而他,却能在昏君和明君之间,反复跳衡——!!(第2/2页)

    【他勤于政务,整顿朝纲,推行新政;削弱司礼监权力,裁撤镇守太监,严格监察制度,分清厂卫与法司职权。】

    【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吸取前朝宦官乱政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使朝政焕然一新。】

    【他注重才德并举选官,多次下旨要求各地推举贤才,不拘资格,吏部遇缺则择优简用,不许推诿避嫌。】

    【对外戚世袭封爵制度进行变革,成为定制。】

    【在经济方面,严惩贪腐,清查皇庄与勋戚庄园,将土地归还于民。】

    【部分地区推行赋役改革,创行“一条鞭法”,取得显著成效,并为后世赋役制度提供了范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