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话里有话,是(3 / 4)

加入书签

随丈夫造反,丈夫死了,还有儿子继承,大家还能继续干,封官加爵不成问题。

    可若是追着母亲闹革命呢?

    等母亲死了,孩子登基,那不是还得认父系血统?

    新皇帝一登基,立马打断跟娘家那边的联系,这些人就成了不稳定因素。

    新皇为了立威,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整顿外戚、清洗旧人。

    那时候,前朝拥立之功全都不作数,直接算总账,谁也跑不了。

    士大夫、将军、谋臣们可都不傻。

    拿命去冒险,换来的却是“扶他人之子上位”——那图个啥?

    等于白给别人打江山,还得担心哪天被卸磨杀驴。

    这种买卖,谁都不愿意做!

    所以别看历史那么长,真正愿意追随女子起兵造反、夺取帝位的,几乎一个手能数得过来。

    这不是因为女皇不行,而是这个制度本身对她们从根上就设了局。

    所以朱标那番话,还真是一语中的。

    自古至今,真正登上帝位的女子,也就只有武则天一个。

    此后再无继者。

    并非无人敢试,而是没人敢跟着她们继续冒险了。

    武则天之后,无论哪位皇后或太后,只要露出想要掌权的苗头——

    整个朝堂都会警觉起来,生怕再来一次“女主篡权”的旧事重演。

    后世虽有刘娥、慈禧这样权倾天下的女人,但她们终究没有敢踏出最后一步。

    “看来还是唐朝太过宽容了。”

    老朱笑着摇头感慨。

    “若这事发生在我大明?”

    “哼,哪有可能!”

    若真有哪个女子胆敢在洪武朝自立为帝,他朱元璋必定手起刀落,绝不留情。

    哪怕文臣武将一时糊涂答应了,地方上的藩王也断然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举兵清君侧!

    朱标也笑着接话,一边说还一边瞄了朱棣一眼。

    “大明若真出了个女皇,靖难之师恐怕立刻就会出动。”

    朱棣被看得有点心虚,硬着头皮和兄长对视——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话里有话,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

    永乐时期!

    朱棣双手拢入腰间,语气中带着点思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