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为君者应重礼明德,居国之中,(2 / 4)

加入书签

p;最后更是耻辱至极,父子二人竟亲赴金营求降,如丧家之犬!

    此幕浮现在脑海,李世民只觉羞愧填胸!

    皇帝的骨气何在?

    我中原的威仪何存?

    他猛地转头望向李承乾,语气严厉,目光罕见地凝重:

    “承乾。”

    “为君之道,重在不失王者气节。”

    “你必须铭记——”

    李世民这一番话,不只是训诫,更是告诫。

    他对这个儿子的信任有限。

    毕竟李承乾行事常偏异端,素来“精神突厥人”作风浓厚。

    若将来真有胡虏入侵,这小子要是学徽宗、钦宗那样投降求饶……

    李世民毫不犹豫,必亲手斩他头颅以正天威!

    不过——

    他对未来仍有信心。

    三年后,渭水之盟终破。

    而大唐兵锋再起,铁骑席卷北境,突厥瓦解。

    吉利可汗也成了阶下囚,被押入长安供人观笑。

    但教育李承乾这件事,仍不可懈怠。

    若李家真出了如此胆小如鼠、毫无气节之人,李世民将视其为耻辱之源!

    ……

    洪武时期!

    朱元璋怒意滔天,站在奉天殿内,浑身煞气如烈焰翻腾,威压全场。

    哪怕只是回顾靖康之难,那段耻辱历史仍令他热血沸腾、怒不可遏!

    “这群金贼,杀无赦!!”

    朱元璋震怒之声,犹如雷霆在金殿中炸响!

    “徽宗、钦宗,活该身败名裂,国破家亡!”

    “若非这父子俩昏庸至极,怎会导致北宋崩塌?”

    “怎会招致蒙古南侵,百年荼毒我华夏江山?!”

    “血债血偿,方可雪耻!”

    靖康之耻,堪称千古奇耻!

    自此山河破碎、北宋灭亡、百姓流离,南宋虽起,疆域却早已残破不堪。

    同时,国内也陷入长时间的争论——

    主和与主战之争日益激烈。

    士气受挫,朝局动荡,中华百年复难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