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若不是杨广贪功好大,瞎折腾,(2 / 4)
p; 始皇的脸色顿时冷峻下来:“荒唐!”
“这些大事岂能中断?!江山稳固,怎可靠苟且偷安!”
扶苏低头不语,只能叹息。
……
汉武帝时期!
刘彻对此也颇有共鸣。
他也深知战争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若不是文帝、景帝留下的富庶基础,他也无法大刀阔斧地出兵对抗匈奴。
他打的每一场仗,都是为了生存而战。
“杨广继位时的大隋,并不比我大汉差。”
“可仅用十多年,就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刘彻摇头叹息。
他虽然好战,却从未轻启战端——
若不彻底扭转对匈奴的劣势,大汉将永无宁日!
“其实,杨广做的事,并不全错。”
“只是国家承受不住那样的折腾罢了。”
刘彻承认,隋炀帝兴建的大工程中,不乏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但凡执行得更有节制,结局也许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力雄厚,那么迁都其实并不是什么负担不起的大事。
可杨广偏偏不止搬了国都,还在各地大兴土木——
建起了数不清的宫殿楼台,紧接着又着手修建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他还热衷于四处巡视,行踪遍及四方。
与此同时,还发兵对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三方开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5章若不是杨广贪功好大,瞎折腾,大业岂会败空?!(第2/2页)
你说,这里面哪一件是小事?
哪一样不是耗费巨资、牵动民力的国策?
可杨广却把所有这些,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股脑搞了出来。
这样的挥霍,不出民变才怪!
汉武帝刘彻虽然也是一位好战之主,几场战役下来花的钱也不是小数。
但他毕竟继承了文帝、景帝时期打下的扎实基础,手头不差钱。
更关键的是,刘彻并没有只会打仗。
他同时也在着手整顿财政,拓宽收入来源,勉力维持朝局稳定。
可即便如此,到了刘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