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彼时父慈子孝,君臣融洽,或能如(4 / 4)
因此可见——
扶苏与刘据的悲剧,多可归咎于奸邪势力。
唯有李世民这段,是他自酿之苦果。
明明早已立下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
却又偏偏另眼相待次子。
这怎不让太子时时惴惴难安?
换作任何人承此重任,恐怕也会心神不宁。
时间一久,意志一崩,不造反都难!
更令人唏嘘者,非太极殿上那一幕莫属。
李承乾实乃铁血之躯!
纵然叛谋已泄,败局已定。
却仍挺胸直立,目不避父皇,直面其怒火!
那一刻,似乎反倒成了他占据上风!
李世民为帝多年,统御万邦、威震朝野,谋定天下,何曾在朝堂之上吃过半点亏?
可如今,却在气势上被儿子步步紧逼。
在言辞中节节败退。
在理据上更是被层层锁死。
竟连一句有力的反驳都说不出口。
到最后,几近气急攻心,难以自持!
始皇、武帝和老朱三位帝王,内心同时泛起同一念想:
所以,唐太宗……实在是惨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