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我赵光义真的是这样的人吗(2 / 2)

加入书签

底失去了再战之志,从此搞起“重文抑武”

结果直接造成整个宋朝的武备系统被拔了牙,皇帝们一个个都成了“战五渣”

军国大事?能躲就躲,实在不行就跑路!

【关键时刻,寇准站出来了】

【就在赵恒准备撒腿跑路时,宰相寇准站了出来,拍着桌子力劝皇帝亲征澶州。

【赵恒硬着头皮上了前线,一到那儿,宋军气势顿时不同。

【宋军死守各大后方要地,又在澶州城下放出八牛床子弩——】

【然后一箭射杀了辽国名将萧挞凛,辽军士气大跌!

【而赵恒,在寇准的再三敦促下,亲自登上澶州北门城楼,亲临前线督战。

【这一出,气势如虹!

【万军齐呼“万岁”

,声传数十里,士气高涨!

【皇帝一到,潭州一带军民纷纷集结,声势浩大,竟有数十万之众。

【反观辽军,前方将领被杀、补给线拉得太长。

【孤军深入腹地,一旦溃败,那可不是输一仗的事,整个前线可能全军覆没!

【辽太后权衡利弊,听从降将王继忠的建议,主动提出议和。

……

大宋!

赵恒看着天幕上这一段,不禁眼中闪起光芒。

“哎哟?”

“原来我大宋也有这种风光时刻?”

他心里顿时舒坦了些,至少不是整天被人拿靖康之耻调侃。

这次,轮到他扬眉吐气了。

“既然辽国要议和,那我们正好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今我大宋占上风,最好的选择就是趁势反击,断其后路、围而歼之!”

“然后顺势北上,把失地一举收回来!”

赵恒神采飞扬,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原本对这件事不抱希望的他,竟一度觉得收复失地,也不是不可能。

没曾想到,时局的转机,竟是落在了后人手中!

眼下,胜利的天平悄然倾向大宋。

若想将损失控制到最小,最佳策略便是趁此议和的契机,主动要求归还燕云十六州。

倘若对方不肯就范,那就以战逼和,凭借此番优势,以雷霆之势光复失地!

“只要能拿回燕云十六州,我大宋也终可挺直脊梁,不再被视作软弱之辈。”

赵大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却透着一抹希冀。

一旁的赵光义也眼神陡亮。

诶?!

我那恒儿,竟如此刚猛?

居然真有机会,从辽人手中把失土收回来?

这可是直接替老子我争了一口气啊!

不单是赵家父子震惊啊!

就连始皇帝、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等帝王,此刻也都露出了些许意外之色。

自从天幕开启盘点,大宋的名字几乎和“屈辱”

二字画上等号。

从靖康之耻到赵光义的高粱河车神称号,再到一连串的军事溃败……

大宋皇帝的形象几乎是“软弱无能”

的代名词。

而此刻,居然能看到宋军力压辽兵,这画面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