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全国为他欢呼!祁连山却懂:我(3 / 4)

加入书签

;  他看着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那张纯真的笑脸。

    战争的意义是什么?

    是总参地图上的红色箭头?是捷报里冰冷的战功数字?

    不。

    是为了身后这片土地的安宁。

    是为了眼前这个小女孩,可以永远不知道硝烟是什么味道。

    是为了让每一个大娘,都能安心地在家煮好一篮子鸡蛋,等着自己的孩子回家。

    他,终于,活了过来。

    ……

    部队在临时驻地休整,军委的嘉奖令以加急电文的形式传达。

    一名戴着眼镜的高级将领,亲自将一面崭新的、绣着“钢铁先锋营”五个烫金大字的红旗,交到祁连山手中。

    “……祁连山营,在穿插作战中,如尖刀利刃,撕裂敌阵;在阻击作战中,如钢铁壁垒,寸土不让……经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特授予该部‘钢铁先锋营’荣誉称号!”

    全营官兵,肃立敬礼。

    他们身上的军装破烂不堪,脸上还带着狰狞的伤疤,但每一个人的胸膛,都挺得像一杆枪。

    “……营长祁连山,指挥果断,身先士卒,在整个战役中,据不完全统计,亲手击毙敌军四十七名,创造了单兵作战的惊人记录……”

    听到“四十七”这个数字,祁连山的手指,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那不是一个数字。

    那是四十七张扭曲的、不甘的脸。

    这些荣誉和赞美,他听得很平静。

    他的心里,还装着另一件事,一件比所有勋章都重的事。

    欢迎仪式结束后,他找到了梁三喜家乡所在军区的联络人员。

    那是一个僻静的角落,只有几名军官。

    祁连山走过去,所有人都向他立正敬礼。

    他回了一个军礼,动作标准到无可挑剔。

    他从贴身的行囊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了三层的方盒子。

    还有一叠用塑料纸封好的信件和一张照片。

    “这是梁三喜同志的骨灰。”

    他的动作很慢,很郑重,仿佛手里的不是骨灰,而是一座山。

    “这是他的遗物。”

    对面的那名团级干部,双手接过,手在控制不住地发抖。

    “请放心,祁营长!我们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