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静水深流与王庭风议(2 / 3)

加入书签

子)于麾下,引得鬼神惊扰,地动山摇!

此乃不敬天地,不守臣礼!”

“三,…三…”

他顿了一顿,似乎有一些难以启齿,最终还是咬牙道。

“三,有干政之嫌!

其虽远在沫邑,然而王畿军务、将领调遣,乃至西线战事,王上无不与之商议,其意见往往重于朝臣公议!

长此以往,恐…恐非国家之福!”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交加:

“王上!

妇好元帅虽功勋卓着,然而权势过重,已非人臣之象!

臣斗胆进言,请王上收归其部分兵权,令其安心休养,以示君臣有别,平息物议,方为江山永固之道啊!”

大殿内一片死寂。

萁大夫这一番话,可谓极其尖锐又大胆,几乎是指着鼻子说,子妍功高震主,甚至隐晦地暗示,子昭惧内,或者是受其操纵!

许多大臣低着头,不敢言语,心中却如惊涛骇浪。

另外有几位大臣,眼神闪烁,似乎颇为认同萁大夫之言。

子昭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萁大夫,脸上看不出喜怒。

良久,他才缓缓地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萁大夫,忧国忧民,孤心甚慰。”

他的话锋一转:“然,大夫可知,去岁东南大旱,若非元帅及早平定奎阳之乱,开通漕运,调兕国存粮救济,饿殍几何?可知今岁鬼方大举入侵,若非元帅于青丘泽、沫邑等地浴血奋战,拒敌于国门之外,此刻殷都城外,怕是已狼烟遍地?穷兵黩武?若无此‘武’,大夫安能在此高谈阔论?”

萁大夫的脸色一白,张了一张嘴,却无从辩驳。

子昭继续道:“沫邑别业,乃孤亲赐。

地脉异动,此乃天灾,非人力所能控制。

元帅临危不惧,导引地火,免去一方之浩劫,此乃大功!

何来僭越?至于麾下能人异士,只要能效忠于大商,斩妖除魔,孤与元帅,皆虚位以待!

何来妖异之说?”

“至于干政…”

子昭的声音陡然转冷,目光如利剑一般扫过殿中群臣,

“元帅之职,乃孤亲封‘大商护国元帅,总揽王畿内外一切军务’!

过问军务,乃其分内之责!

西线大捷,正是其与孤运筹帷幄之果!

莫非在萁大夫看来,军国大事,不应与掌军元帅商议,反而应与你等,不通兵事的文臣决断?还是说,你觉得孤…不配与元帅商议?”

最后一句话,已是带着凛冽的寒意!

萁大夫浑身一颤,冷汗一瞬间湿透后背,连连叩:

“臣不敢!

臣万万不敢!

臣…臣只是听闻到坊间有一些许流言蜚语,心忧社稷,故作…”

“流言蜚语?”

子昭打断他,猛地站起身,玄色王袍无风自动。

“自元帅执掌碧落以来,破兕国,定东南,诛巫咸,救孤于危难,退鬼方于边疆!

哪一桩,哪一件,不是煌煌功绩,利国利民?而所谓的流言,除了躲在阴沟里的鼠辈嚼舌,便是敌国细作的恶意中伤!

尔等饱读诗书,位列朝堂,不思为国分忧,为民请命,反而听信谣言,攻讦功臣!

萁子予!

你太让孤失望了!”

子昭直呼其名,已是震怒至极!

“臣…臣有罪!”

萁大夫闻其言,观其怒,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子昭冷哼一声,目光扫过全场:

“今日之言,孤只当是萁大夫老糊涂了,被小人利用。

但若再让孤听到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非议元帅,挑拨君臣…勿谓言之不预!”

“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