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版筑之臣与玉蛤遗踪(2 / 4)

加入书签

的只不过是泥娃娃,一冲就垮。”

皂吏气得脸色白:“你…你这野人懂什么!

这是老法子!”

“老法子未必是好法子。”

汉子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筑堤如筑城,根基为要。

需以硬木为‘桢’(垂直的木板),坚韧藤条为‘干’(横向的拉绳),夹板必须垂直、紧固,寸寸紧逼,层层夯实。

湿土需配以切碎的草茎,增加韧性。

每一层夯打,需以石杵垂直落下,听其声,辨其密,声沉而实者为佳。

如此反复,方能坚如磐石,水冲不垮!”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旁边一堆散乱的工具旁,随手抄起两块厚实的木板和几根结实的藤条,动作娴熟利落地开始示范。

只见他手臂筋肉贲张,木板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垂直插入松软的地基,藤条缠绕勒紧,动作快、准、稳。

一瞬间,便搭起了一个,比皂吏指挥下稳固数倍的版筑框架。

子妍的目光一直落在这汉子的身上。

尤其是他说话时,偶尔流露出的某种熟悉的神态和口音,让她的心中一动。

当汉子俯身勒紧藤条时,他的脖颈间,滑出一件东西——

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半个巴掌大小、温润剔透的白色玉坠,雕刻成一只栩栩如生、蹲坐着的蛤蟆模样!

“蛤蟆衣?!”

子妍的心中剧震,瞳孔骤然收缩!

一个尘封多年、带着无尽悲伤与遗憾的名字,几乎脱口而出——姑姑!

子玥!

子昭也注意到了那一枚玉蛤蟆,更注意到了爱妻一瞬间变化的脸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不动声色,目光却锐利地审视着那汉子,沉声问道:

“壮士所言极是。

此法精妙,非深谙此道者不能言。

不知壮士高姓大名?从何处习得这等筑城固堤的本事?”

汉子勒紧最后一根藤条,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直起身,迎着子昭的目光,坦然道:

“山野鄙夫,名不足道。

漂泊之人,四海为家。

至于这筑墙的本事…”

他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深沉的追忆与刻骨的痛楚。

“是当年,为救一人性命,远赴长耳国,跋涉万里险途之时,跟一个被洪水困住的异国老匠人学的。

他说,筑墙如筑命,根基不牢,万事皆修…可惜,我学成了筑墙,却没能…没能救回她的命。”

他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那一枚冰冷的玉蛤蟆,声音低沉下去。

“长耳国…蛤蟆衣…”

子昭低声重复着。

猛然间,他的脑海中,电光火石一般闪过一段深埋的往事!

那是十几年前,他最疼爱的姑姑,嫁与犀国老国王,却在产子时遭遇难产血崩,危在旦夕!

万般无奈之下,唯有传说中长耳国出产的神药“蛤蟆衣”

或有一线生机!

当时,姑好身边的那个沉默寡言却情深义重的络腮胡子,毅然孤身踏上了九死一生的求药之路…后来,他前脚刚走,可姑姑终究没能等到…而那个络腮胡子,也从此杳无音信,有人说他死在了路上,有人说他心灰意冷,遁入山林…

“你是,络腮胡子?!”

子昭失声地叫出这个名字,身体因激动而微微前倾,紧紧盯着汉子那张被络腮胡遮掩、却依稀能辨出当年刚毅轮廓的脸。

“你是姑姑身边的那个大汉?”

这一声叫唤,如同惊雷一声,炸响在汉子的耳边!

他浑身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巨锤击中,一直沉静如古井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