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加入书签

伴转述,让西宁府的学子好好考,殿试也会稍微抬举一下:比如二十名抬到十五名这种,从上至下,看清新帝对西宁府的态度,防止以后再出现这种“歧视”情况。

    但没想到贺隋光这么争气,直接锁定前三甲,写得内容也符合他的心意。既如此,直接叫此人当他登基后的第一个三元。

    “贺喜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堂诸客尽皆下跪,口呼万岁。

    本朝只在开国时点过三元,古往今来,不过寥寥十人,可称祥瑞。新帝登基不过一月,便能点中三元,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预示,就算心怀不满者,也不会在此刻贸然出口。

    本次会试的疑点逐渐烟消云散:贺三元在会试时写出极佳的文章,又被皇帝钦点为状元,难不成能在会试落榜?

    不论背后的真相如何,小皇帝已经盖棺定论:主考在记名时出了错,与呈上的奏疏有出入,发现差错后立即更改,与舞弊绝无关联。

    内阁乃至尚书均站在了小皇帝这一边。

    明慕又选了两份,依次点了前三甲,后续排名则是由内阁决定。

    殿试结束后,一众新科进士由金吾卫带领,依次离开谨身殿,唯有贺隋光,在离开大殿时往后看了一眼,只见到高台之上,帝王隐隐绰绰的身影,一闪而逝。

    依照惯例,殿试廷卷均是要送往文渊阁存放,若是各部看了新科进士的廷卷后,对文章内容感兴趣,也可提前邀请该进士入部观摩。

    理所当然,贺隋光的廷卷受到了广泛关注。

    明慕觉得贺隋光的想法不算出格,甚至说道他心坎里;内阁则是认为,小皇帝会喜欢这样“新异”的观念,想给他培养心腹;而对于其他人来说——

    想要更改户籍制度,就是大大的不妥!

    只是这次,他们不准备再将奏疏送往内阁了。

    为期十天的“试课”终于结束,最后负责入宫教导他的帝师有好几位,如国子监司业、翰林院学士等,若有空闲,内阁及六部尚书,都会为小皇帝授课。

    除帝师外,又从翰林中挑选了若干位侍讲及侍读,专门为明慕讲经读史。

    正是瞄准了这点空子,便有人将奏疏参杂在为小皇帝讲解的书籍中,送到了课堂上。

    国子监司业名缪白,并不强求让小皇帝诵背古文,而是只理解大意即可,又因为学识渊博,涉猎极广,会天文、历法、数算、格物,甚至还会外语。

    今日她受诏来给小皇帝上课时,见到了书本中的奏疏,精准无误地抽出来:“陛下,有人上疏放到臣这了。”

    “是整理错了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