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税务筹划合法避税(2 / 3)

加入书签

……汪家本年度,应向国库缴纳的各项税银,按新法计算……”

他猛地一顿,堂下所有前来旁听的商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比往年,合法减少了……三成!”

“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公堂内外,瞬间炸开了锅!

“少……少了三成?!

我没听错吧?!”

“这怎么可能!

新法推行,我们的税至少要多交五成!

他汪家凭什么能少交?!”

“合法减少?这‘合法’二字,又是从何说起?!”

别说堂下的人,就连高台之上的魏金,他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的脸,也第一次,露出了真正动容的、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猛地一拍桌案,厉声喝道:“刘承!

怎么会少?!

‘一条鞭法’乃辅大人亲定,旨在为国增收,为何到了汪家,反而要我大明的国库,给他们倒贴不成?!”

“这……这……”

刘承早已汗流浃背,他指着身后那个被锦衣卫“请”

上来的纤弱身影,结结巴巴地说道,“督公,您……您还是亲自问她吧!

她那套账法,下官……下官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在是……实在是出了下官的认知!”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沈素心的身上。

沈素心缓缓走上前,对着魏金,微微一福。

“回钦差大人,”

她的声音,清冷而又平静,却带着一股指点江山的从容,“之所以会少,并非律法有误,也非大人您算错。

而是因为,诸位在算账时,忽略了几个最基本的‘公理’。”

“公理?”

魏金冷笑,“咱家倒要听听,什么公理,能大过我大明的王法!”

“其一,”

沈素心伸出一根手指,朗声说道,“名为‘固定资产折旧’。

敢问大人,我们汪家用来织布的织机,用来运货的马车,它们在日复一日的使用中,会不会磨损?会不会变旧?会不会最终报废?”

“这……自然会。”

“既然会,那这部分无形的、持续性的损耗,算不算我们汪家的成本?该不该在计算一年的盈利之前,就先行扣除?”

不等魏金回答,她继续说道:“我汪家,将所有织机、车马、房屋等资产,按其使用年限,每年计提百分之十的损耗,并将其列入成本。

这,就是‘折旧’。

合情,合理,更合法!”

她随即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名为‘成本摊销’。

我汪家去年耗费巨资,新建了一座货仓。

这笔巨大的开销,若只算在去年的成本里,那去年的账,自然是巨额亏损。

可这座货仓,能为汪家效力至少十年。

将十年的效益,让一年来承担,这公平吗?”

“所以,我将这笔建造成本,分摊到未来十年,每年只计入十分之一。

这,便是‘摊销’。

既能真实反映经营状况,也能让税负,更加公平!”

最后,她伸出了第三根手指,眼中闪烁着让所有商人都感到陌生的、属于现代金融的智慧之光。

“其三,名为‘坏账准备’。

做生意,有赚就有赔。

总有些货款,因为对方破产或跑路,而永远无法收回。

若是在账面上,依旧将这些收不回来的钱,当做我们的‘盈利’,那不仅是在欺骗大人您,更是在欺骗我们自己!”

“因此,我汪家,每年会从应收账款中,提取百分之三,作为‘坏账准备金’。

这笔钱,是预留的风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