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三圣(4 / 6)

加入书签

侯、宗室大臣纷纷转向了卫后。

    不少朝臣隐约觉得很熟悉,就像当初大司马卫青功高,陛下扶起嫖姚校尉霍去病一样,大批朝臣成为了皇后宫卿。

    军中变动,终究影响有限,整个朝廷的变动,影响就很广大了。

    卫氏外戚,正式进入天下人的视野中,尤其是卫子夫、卫青的长姐卫君孺的夫家,当朝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贺,及子公孙敬声,在朝野中尤为活跃。

    在长乐宫的宣德殿中,卫子夫首次临朝,举办了廷议。

    也颁布了她的第一条政令,算缗和告缗。

    何谓“缗”,在本朝常常用线绳把一千枚铜钱串成一串,一千钱称为一缗。

    算缗,就是以算为单位征收财产税,而针对的对象是无论有无市籍的全体商人,政令要求他们自己估算经营性成本,统一换算成缗钱,其中商人每两千钱需要缴税一算,一算是一百二十钱,税数零点六成。

    但在此前,太子储君的新政令中的车船税,就已经让商税达到了利润的三成,如此一来,巨商大贾的实际商税,就来到了三点六成,真正超过了三分之一。

    而太子储君撤销小民小商的车船税,又以这种方式回来了。

    甚至为了防止商人群体一致的虚与委蛇,隐匿财产,不如实上报,附上了告缗。

    如果商人财产不上报,或不如实上报的,罚戍边一岁,并没收所有经营成本,同时鼓励民间互相举报,举报成功,可以分到被没收财产的一半。

    刘据在得知皇后政令时,立刻就意识到,这个政令不是出自母亲。

    这必然与姨夫公孙贺父子有关,以及,甘泉宫的父皇有关。

    父皇通过公孙贺父子影响了母亲,在继续对穷苦百姓可持续的竭泽而渔。

    大多数时候,纵容举报都是一种懒政,也是一种极其罪恶的制度,这是将朝廷的责任和义务转移给了无关的百姓。

    而更关键的是,这会成为政治斗争的手段,通过释放人性之恶,在人与人之间塑造出本不存在的敌对关系,从而把每个人都变成一个监视者。

    算缗,本来是针对商贾、放贷者的手段,但刘据丝毫不怀疑这会变成针对几乎所有家庭的财产手段。

    既然举报有利可图,凡是有点家产的,都会被人惦记上,而地方官府在得到举报后,有心算无心下,哪里还会在乎被告者的身份,先把钱抄了再说。

    算缗、告缗所得的钱,既不归少府,也不归治粟内史署,归入了长乐少府,即皇后的少府。

    主持算缗的,是个名为义纵的酷吏,就是女太医义妁的兄弟,当初义妁有幸于王太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