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三圣(1 / 6)

加入书签

    积雪封霜,徐徐而行。

    轺车在离丞相府还有三十余丈开外便停下了,董仲舒走了下来。

    也就是戌时初,天就已经完全黑了,在相府门前,董仲舒站住了,远远地望着这座自己梦里曾经无数次来过的府第。

    府门廊檐下那四盏大红灯笼,竟照得人心都是热的。

    世事沧桑,二十年前承明殿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试后,他狂言大丈夫终将位极人臣的情形恍同昨日。

    可是,就这三十余丈的路程,他竟走了二十年,却依然没能走到对岸。

    心潮难平走到相府门下,拾级而上时,门口站着的门房先问道:“是博士吗?”

    董仲舒当然能听出他话语中那种既有惊讶又有审视的意味,带着笑问道:“相国睡下了吗?”

    “还没。”

    “烦请通传,董仲舒前来拜见。”

    “请博士先入门房稍等片刻。”

    公孙弘披着一件长衫,静静地站在书房里,望着董仲舒慢慢走了进来。

    “见过相国。”

    “是仲舒啊。”

    董仲舒进入相府时,想过各种各样的猜测和预想,但这时都没有发生,公孙弘的表现,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平静地招呼着再见的老友,“来了好,来了就好。坐下,慢慢说。”

    “是,相国。”

    董仲舒坐了下来,望着公孙弘,公孙弘也在望着他,两位同年一时相顾无言。

    到底是公孙弘先开了口,“我八十一了,你也有五十九了吧?”

    “是,下官今年虚岁六十了。”

    “《论语·为政》:‘子曰:‘六十而耳顺’,修行成熟,功德圆满,仲舒,你成了。”

    “耳闻其言,而知其微义,是谓耳顺,六十花甲,六十杖年……”

    董仲舒笑道,“……相国是说,下官到了还乡之年,该走了吗?”

    “你啊,总是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也总有那么多的见解,但你和我,现在都已经满头白发,是白头同年,我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意思呢?”

    董仲舒望着公孙弘苍老的面容,“相国,四年前,是您推荐我去胶西国担任国相……”

    “我是个小人。”

    公孙弘接言,坦诚道:“我四十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