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归家乡(1 / 5)

加入书签

    余下几日,风平浪静。

    村子按部就班地建设着,在金子和林江他们的协助下,整个小村逐渐面貌一新。

    林江偶尔在青泥洼与小村间往返,一方面置办些日用物品,另一方面则是极力游说商人们来此建立商会。

    蓝科人留下的成年劳力实在太少,活下来的主要是男性都是孩子和老人。虽然这两类人能勉强干点活,但想靠他们支撑整个村子的产业,颇为勉强。

    如今大兴这种规模的村子,多数靠着耕种实现自给自足,但蓝科人确实做不了这事。

    且不说开垦农田耗时许久,就是将种子播下直至收获,若无精通耕作的行家在场,短期内也难以运转起来。

    因此,村子暂不能以耕种为主业。

    那么狩猎呢?更不行了。

    附近林地虽有猎物,短期维持村庄尚可,若长期依赖,既非倚靠深山,又不毗邻大森林,猎物数量定然不济。

    思前想后,这小村作为南来青泥洼的中介路口,实乃最佳选择。

    于是规划,当先修路,再备马匹,然后建起驿站,引入商贩。

    按理说,让一个村子直接走到这一步,总会有些吃力。

    然而,蓝科人有的是金子!

    您觉得我们小村子前途渺茫?

    不妨掂掂我挎兜里的东西。

    路太遥远了?

    您再晃晃我挎兜里的东西。

    担心货物滞销?

    请自个儿碰碰我挎兜里的宝贝。

    商为钱来,钱为商开。

    这叫招商引资。

    这就是为什么林江这些天来回往青泥洼跑。

    实际而言,这效果相当不错,大多数商贩在见了银钱后都动了心思,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定要去村里寻个好地方。

    今日一早,天色暗沉阴郁,似有雨意。林江不愿冒着雨水赶路遭淋,便未出村,而是暂留在一户小宅中歇息。

    本来梓人和蓝科人欲专为林江建造一座大宅,但他认为人手吃紧,该先集中精力让众人都有屋居住,日后若有余力再置办。他自己便也安顿在了这样一处小宅里。

    紧邻着江浸月。

    觥玄则住在村子另一边,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