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旧货市场的“赤兔马”(2 / 5)

加入书签

;摊主们形形色色,有叼着烟卷、眼神油滑的“老江湖”,有沉默寡言、满手油污的下岗工人,也有从乡下挑着担子来卖几件祖传旧物的农民。

    李谨诚一踏入这片地界,就像鱼儿回到了水里。

    前世,他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这种三教九流汇集的地方,他再熟悉不过了。他知道,这里处处是陷阱,也处处是机遇。想在这里淘到宝,光有眼力还不够,更得懂人心。

    他目标明确,直接走向市场深处,那里是专门交易各种二手车辆的区域。

    十几辆、几十辆样式各异的三轮车、板车、二八大杠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停靠在一起,像一个等待检阅的杂牌军团。

    “小兄弟!看车啊?有眼光!”一个留着两撇小胡子,穿着一件花衬衫的中年男人,看到李谨诚走过来,立刻像苍蝇闻到血腥味一样,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我这车,你看看!”他指着一辆看起来油光锃亮,车身被重新喷成了大红色的三轮车,拍得“梆梆”响,“飞鸽牌的!原厂原漆!我跟你说,这是市运输公司下来的车,没怎么用过,保养得好着呢!你看看这成色,跟新的一样!”

    李谨诚扫了一眼那辆车,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但他没有立刻点破。

    他蹲下身,装作仔细查看的样子。

    那油漆确实亮,亮得有些刺眼,甚至连车斗的焊缝处都覆盖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丝锈迹。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辆品相极佳的“准新车”。

    但李谨诚是谁?他是一个带着三十年经验的重生者。

    他的手指,没有去摸那光滑的车身,而是轻轻敲了敲车架的大梁。发出的声音,不是实心钢材那种沉闷的“铛铛”声,而是带着一丝空洞的“哐哐”回响。

    他又将目光移到车架与车轴连接的地方。那里的焊点,虽然也被油漆覆盖,但仔细看,能发现二次打磨和焊接的痕迹,很不规整。

    最后,他抬起车后轮,用手转动脚蹬。链条和齿轮在转动时,发出“咔啦咔啦”的细微杂音,说明咬合不顺,磨损严重。

    “师傅,你这车,是够‘新’的。”李谨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脸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那是!”小胡子男人以为他要上钩,更加卖力地吹嘘,“买回去,再用十年都没问题!看你是个学生,真心要,一百二,你推走!”

    李谨诚摇了摇头,伸出一根手指,轻轻点在那处二次焊接的焊点上。

    “这大梁,接过吧?”

    小胡子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李谨诚又指了指车轴:“这轴承,也快散架了。你这车,怕不是从报废站拖出来的事故车,重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