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说服·信息差的力量(3 / 4)

加入书签

    “说吧。”他的声音,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暴躁,多了一丝沙哑的凝重,“我倒要听听,你有什么通天的本事。”

    “通天的本事没有,但我们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李谨诚神秘一笑,缓缓吐出了一个对这个时代来说,无比新奇的词汇。

    “我们有,‘信息差’。”

    “信息……啥?”李大山和张桂英异口同声地问道,满脸都是茫然。他们这辈子,听过“阶级差”、“城乡差”,就是没听过这个“信息差”。

    “信息差,就是我知道的,别人不知道。利用这个‘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差距,就能挣钱。”李谨诚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道。

    他看着父母依旧困惑的表情,笑了笑,不再解释理论,而是直接举例。

    “爸,我问你,咱们家门口西门菜市场的黄瓜,多少钱一斤?”

    李大山虽然是大男人,但家里买菜的事他也知道个大概,想了想说:“一毛五吧,有时候一毛六。”

    “没错。”李谨诚点点头,“那您知道,城东五里外的蔬菜批发市场,菜农直销的黄瓜,多少钱一斤吗?”

    “那谁知道,我又不去那买。”李大山嘟囔道。

    “我知道。”李谨诚的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昨天去看过了。最新鲜的顶花带刺的黄瓜,八分钱一斤!”

    “什么?八分?”张桂英惊呼出声,她比丈夫对菜价更敏感,“差这么多?”

    “对,就差这么多。”李谨诚的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鱼儿已经上钩了。

    “从城东批发市场,到咱们家门口的西门菜市场,骑三轮车,一个来回,不到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的路程,就造成了将近一倍的价格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我说的‘信息差’!”

    李大D山猛地抬起头,眼神中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虽然文化不高,但脑子不笨,他瞬间明白了儿子想干什么。

    “你的意思是……去东门贩菜,到西门来卖?”他试探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这个行当,俗称“倒爷”,在当时,是个毁誉参半的词。

    “说对了!”李谨诚打了个响指,他没有停顿,而是立刻开始为父母算一笔让他们毕生难忘的账。

    “爸,妈,你们听我算。”他拿起桌上的一支铅笔,在一张废旧的报纸上画了起来。

    “一斤黄瓜,批发价八分,零售价一毛五,中间的差价是七分钱。就算我们卖得比别人便宜,只卖一毛三,差价也有五分钱!”

    “一辆三轮车,不算多,一次拉五百斤菜。一趟下来,我们的毛利润是多少?五百斤,乘以五分钱,等于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