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共同的敌人(3 / 6)
但是,光我们两个人记着,没用。这些委M,这些痛苦,不能就这么白白地,烂在肚子里。”
“那……那能怎么办?”老张茫然地问。
“我们不需要反抗。”李谨诚的语气,充满了安抚的力量,“我们斗不过他们。但是,张叔,我们可以‘记住’。”
“记住?”
“对,记住。”李谨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笔,放在老张面前,“从明天开始,您每天,花了多少钱买他们的高价冰,记下来。他们从您这儿,拿走了多少鱼,记下来。把日期、金额、数量,都清清楚楚地记下来。”
老张看着那个笔记本,像是看到了一条毒蛇,吓得连连摆手:“不不不!这可不行!要是被他们发现了,会打死我的!”
“您不需要让任何人知道。”李谨诚的声音,充满了诱导性,“您就把它,当成一本流水账。记在心里,晚上回到家,再偷偷地写下来。您不是为了告状,也不是为了报复。您只是为了‘自保’。”
“自保?”
“对,自保。”李谨诚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又充满暗示,“张叔,您想,这天,总有可能会变的,对吧?万一,我是说万一,以后政策变了呢?万一,上面派下来一个铁面无私的大领导,要彻查市场呢?到时候,人家问您,您被欺负了多少?您总不能光凭一张嘴说吧?您得有证据啊!”
“这个本子,就是您自己的证据。不是给别人的,是给您自己的。是您为了在‘天变了’之后,能把这些年亏的钱,堂堂正正要回来,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这番话,像一把精巧的钥匙,精准地,打开了老张心中那把最沉重的、名为“恐惧”的锁。
不谈反了,只谈自保。
不谈对抗,只谈后路。
不谈现在,只谈“万一”的将来。
这大大地降低了老张的心理防线。他看着那个小小的笔记本,眼神,从恐惧,慢慢地,变成了挣扎,最后,变成了一丝,被压抑了太久的、对“公道”的渴望。
“好!”他一咬牙,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记!”
第二个目标,是卖豆腐的王大妈。
对付王大妈,李谨诚用了另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
连续几天,他都在收摊后,主动帮王大妈收拾摊位,推那辆沉重的板车。
王大妈是个善良而懦弱的女人,她对李谨诚充满了同情和愧疚,却又不敢表现出来。李谨诚的帮忙,让她越发地过意不去。
终于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王大妈忍不住开口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