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弟八章-谁在替死人说话(2 / 4)

加入书签

发地附近一公里内,总会有人在信箱、门缝,甚至车窗雨刮器下,发现一封匿名的信件。

    信的内容各不相同,都是些没头没尾的告别语,诸如“等我回来”、“此生无悔”、“勿念”之类。

    笔迹也千差万别,时而娟秀,时而潦草,模仿着不同人的口吻。

    唯一的共同点,是纸张。

    所有信件都使用了一种质地粗糙、泛着淡黄色的古法纸。

    沈默将样本送去物证科,报告很快回来:纸张由竹纤维与骨胶混合制成,是民国时期一种廉价但坚韧的信纸。

    更关键的是,当物证科的同事按照沈默的特殊要求,对纸张进行高精度荧光反应测试时,一个惊人的结果出现了。

    纸张的纤维缝隙中,检测出了微量的铜离子与放射性元素锝99的混合残留物。

    这两种物质的组合,如同恶魔的指纹,精准地指向了那枚铜袖扣和蕴含着“残响”的石碑。

    “组长,会不会是有人在模仿死者,恶作剧寄信?”年轻的警员小李推测道。

    沈默的目光却没有离开白板,眼神冷得像手术刀。

    “模仿?”他缓缓摇头,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响,“如果只是模仿,解释不了上面残留的物质。这不是有人在寄信……”他转过身,锐利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是‘它们’,在试图用自己唯一能触碰到的东西,拼凑出破碎的语言,在试图说话。”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一脸风霜的老吴站在门口,手里紧紧攥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盒,神情又是紧张又是解脱。

    “沈警官,”他声音沙哑地开口,“这东西,是我爹传下来的。他说,是‘代语斋’最后那位写字的先生临终前塞给他的,叮嘱无论如何不能打开。我……我以前只当是个念想,可看了新闻,我总觉得这事不对劲。”

    沈默接过铁盒,入手沉重。

    锁已经锈死,他用工具撬开,一股尘封的霉味扑面而来。

    盒内没有金银,只有一叠码放整齐的代语稿,纸张与那些匿名信件的材质一模一样。

    最上面一页的墨迹已经淡去大半,但那行字却依旧清晰,带着一种宿命般的预言:“若七声不达天听,则借活人之喉,代死者言。”

    沈默的心脏猛地一沉。

    他快速翻阅着手稿,每一份手稿都记录了一段撕心裂肺的遗愿,每一段遗愿的末尾,都用朱砂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

    当他看到第七份手稿末尾那个符号时,瞳孔骤然收缩。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