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座无虚席(2 / 3)
他们‘编程’。”
&1t;br监控室的门被叩响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1t;br程老佝偻的身影挤进来,手里攥着本烧焦的本子,封皮上“1983年汇演日志”
几个字被烧得蜷曲。
&1t;br他布满老茧的手按在沈墨肩头,力气大得反常:“小沈,我该来的。”
&1t;br日志最后一页还剩半行字:“谢幕不是给观众的,是给——”
后面被火烧成了焦黑的洞。
&1t;br程老用指甲抠开粘连的纸页,露出背面潦草的铅笔字:“那天她没想逃,她说如果跳不完,就永远不算结束。”
老人的喉结滚动,“她是领舞,火封了后台门,其他人都冲出去了,就她……”
&1t;br“如果主持仪式的人变了呢?”
沈墨打断他。
&1t;br程老浑浊的眼珠突然清明:“只要还有人‘相信’那是谢幕,谁站上去都一样。
它要的不是某个人,是‘谢幕’这个动作本身。”
他松开手,烧焦的日志落在沈墨怀里,“我守了四十年,该换你们了。”
&1t;br凌晨两点,林导的敲门声比程老更急。
&1t;br他举着摄像机的手在抖,屏幕里的画面跳个不停:“我剪辑开幕视频时,软件自动生成了隐藏轨道。”
他按下播放键,苏晚萤的身影出现在虚拟舞台中央,穿的是1983年舞者的蓝裙,“这是未导出的素材,我根本没拍过这段!”
&1t;br画面里的“苏晚萤”
转身时,梢扫过镜头,沈墨猛地凑近——那不是苏晚萤的旋,是1983年领舞照片里,女孩耳后那缕翘起的碎。
&1t;br最后一帧,“她”
的脸突然扭曲,皮肤下浮出青紫色的血管,眼尾扬起的弧度和展柜里舞鞋的鞋尖翘起角度完全一致。
&1t;br“我不是在记录事件。”
林导的声音像被扼住了喉咙,“我在帮它重演。”
&1t;br沈墨把所有人赶到监控室角落,自己站在白板前,用红色马克笔重重画了个圈:“残响已经脱离具体物品,以‘文化记忆’为介质。
它需要‘谢幕者’完成仪式,而‘谢幕’的定义是‘观众鼓掌到结束’。”
他指向林导的视频,“现在它要的是‘有人相信这是谢幕’,所以需要主持人。”
&1t;br“那怎么破?”
小吴攥着鼠标,指节白。
&1t;br“制造‘自愿未完成’的认知锚点。”
沈墨的笔尖戳穿白板,“必须有人‘扮演’谢幕者,但动作‘差07秒’且‘主动中断’。
这样它的规则会被打破,因为‘未完成’是主持者的选择,不是外力阻挠。”
&1t;br苏晚萤突然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
&1t;br她从包里取出展览日志,翻到“策展人职责”
那页,钢笔尖抵着纸页:“仪式的主持者,有权终止仪式。”
她抬头时,眼睛亮得惊人,“我来。”
&1t;br“不行。”
沈墨的声音紧,“它会寄生在你身上,像之前那些打印店的人一样——”
&1t;br“你看过1983年的报道吗?”
苏晚萤打断他,指尖抚过展柜上的唇印,“领舞姑娘叫周小棠,她妈妈是博物馆的老员工,当年把这双舞鞋捐给我们时说,小棠最后说的话是‘妈,我鞋带你系错了’。”
她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她连死都在在意仪式的完美。
现在我要告诉它,主持者可以不完美。”
&1t;br凌晨四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