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滴答滴答(2 / 4)
真实记录里根本不存在。
&1t;br“这不是回忆。”
苏晚萤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1t;br她抱着一摞病历,梢还沾着雨水,“他们被植入了同一段记忆。
就像……就像有人给所有接触过刻痕的人,都塞了一盘相同的录像带。”
&1t;br沈默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桌角的录音机。
&1t;br他按下播放键,童声齐诵从扬声器里涌出来:“姐姐掉下去那天,火很旺,可我们都很冷……”
&1t;br“它在反向塑造现实。”
他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画出两个交叠的圆,“公众讨论‘倒春寒’的热度,能影响局部气温。
讨论越热,温度越低——小冰的气候图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1t;br记号笔在“影响”
两个字上戳出破洞。
&1t;br他想起今天上午在社区听见的对话:买菜的阿婆说“今年倒春寒真邪乎”
,放学的孩子举着手机念“网友说井里有冤魂”
。
&1t;br这些声音像种子,落在残响的土壤里,芽,抽枝,最后长成能冻死人的冰棱。
&1t;br“它开始替我们感受。”
沈默的指尖抵着太阳穴,那里跳得厉害,“我们不说,它替我们说;我们不记,它替我们写;现在……”
&1t;br“现在它要替我们活。”
苏晚萤接完最后半句话。
&1t;br她把病历轻轻放在操作台上,封皮上“记忆错植症”
几个字被她的体温焐得温热,“再这么下去,1982年的寒潮会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记忆’,变成真实生的‘历史’。”
&1t;br凌晨五点,解剖室的门被推开一条缝。
&1t;br小冰站在阴影里,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气象图:“我按你说的,把近三年三月的气温数据和微博‘倒春寒’话题热度做了关联……”
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相关系数087。”
&1t;br沈默接过图纸的手稳得反常。
&1t;br他想起小冰七岁那年,姐姐掉进井里时,这个沉默的男孩蹲在井边,用冻红的手指在冰面上画太阳。
&1t;br现在图纸上的红色关联曲线,像极了当年那团没画完的太阳,只是颜色从暖黄变成了刺目的猩红。
&1t;br“必须切断信息链。”
他转身看向靠墙的铁柜,里面锁着油毡碎片、刻痕拓片、阿黄带来的井土——所有残响介质。
&1t;br“但它已经渗透进城市的每个角落,像病毒一样复制、变异。
普通的物理隔离没用。”
&1t;br“那怎么办?”
小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1t;br他的右手缠着纱布,腕部皮肤下隐约能看见青色的刻痕,“总不能把整个城市的井都封了吧?”
&1t;br沈默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苏晚萤眼底的青黑,小冰攥皱的图纸,小吴腕部的刻痕,还有蜷缩在解剖台下的阿黄——它的尾巴不再摇晃,只是一下下轻拍地面,像在数着什么。
&1t;br“我做防火墙。”
他说。
&1t;br解剖室的挂钟在凌晨六点整敲响。
&1t;br沈默坐在解剖台前,四周摆满残响介质:油毡碎片在台灯下泛着焦黑,录音机循环播放童声,刻痕拓片用银钉钉在墙面,阿黄带来的井土装在玻璃罐里,正缓缓凝结出霜花。
&1t;br苏晚萤站在他右侧,手里捏着注射器:“神经抑制剂会让你的痛觉迟钝,但思维活跃度会下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