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六章 提议内阁(2 / 3)

加入书签

不分昼夜的去忙碌。”

    见乖这个态度,皇后脸颊上的笑意收敛几分道:“乖孙,日后你一定要做一位明君,要想大明百姓生活幸福,那就不能有半分的懈怠。”

    朱元璋急忙补充道:“大孙,咱大明的天下是如何来的?应该不用咱多说了吧,只要百姓们生活不好,就会有人反抗,想法设法去推翻政权。”

    朱雄英急忙挥手比划,自己不是那个意思,开口道:“皇爷爷,奶奶,你们听我说,孙儿的意思是,不会像皇爷爷这般忙碌,而是会改善当下的政策,开办内阁制度。”

    若是有其他办法,朱元璋也不愿整日将自己累的跟狗一般。

    急忙询问:“何为内阁制度?”

    皇后也没有料到,自己的乖孙这么小,竟然就有自己的想法,便不再吭声,满是慈祥之色的脸颊上浮现出些许的期待。

    在两人的注视下,朱雄英继续开口道:“至从皇爷爷登基后,便改变了前朝的做派,将所有外放的大权,全部揽回自己的手中,好处是大大降低欺上瞒下,官员胡作非为等;缺点就是,整个天下间的事情,皇爷爷都要亲自把关过问,也就是现在这个状态,根本就没有空暇的机会,整日都要忙于朝政之事。”

    朱元璋没有吭声,静静的等待着下文,毕竟大孙说的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一旁的皇后,目光中的光芒越发明亮几分,更加期待大孙接下来的表现。

    朱雄英继续说道:“历朝历代中,宰相之所以可以干政,是因为他们拥有决策权。”

    “而他们也因此享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特权,可以绕过皇帝做很多的事情,否则的话,胡惟庸也就不用死了。”

    “至于这个内阁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将皇帝需要做的事情,交给他们去做。”

    “赋予他们议政权,却没有干政权,最终的决定权依旧在皇帝的手中。”

    听到这里,朱元璋已然清楚这个所谓的内阁制度是什么意思,目光越发明亮。

    看向皇后道:“妹子,你说咱大孙聪明不?为了不帮咱分忧,连这种手段都能够想的出来。”

    虽然话语之中满是嘲讽与挤兑,但老朱的内心中,已经采纳了这个建议,实施内阁策略只是早晚的时间。

    皇后微微点头赞道:“这个内阁制度好啊,遇到事情让他们去商量,寻找到最合理的结果后,最后在由你做决定,重八,我觉得乖孙的建议可以采纳,应用。”

    朱元璋点头,笑骂道:“妹子,咱大孙肚子里,还是很有货的,就是太过于懒散,没有一点的野心!”

    皇后扫了朱元璋一眼,没好气的回了一句:“咋?你想要乖孙有啥野心?带兵造、反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