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只用两小时就解决了?(1 / 5)
第141章只用两小时就解决了?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解会涉及到多个应用科学层面,而且能在可预见的未来转化为应用成果。
别的不说,这就是点亮可控核聚变科技树的一大重要前置条件。
而且以后设计飞机丶火箭什麽的,都不用过分依赖吹风洞了。
孟秋颜抬眼注视着陆安好奇地道:「你说,要是解决这个难题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化?」
闻言,陆安略作沉吟缓缓说:「还真不好具体量化,用个不太恰当的说法,如果采用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标准进行量化,也许能够将人类文明从当前的0.72级间接提升到0.8级左右的水平。」
孟秋颜顿时吃了一惊:「有这麽夸张?」
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一个对数尺度,其公式为:K=log10(P)/10
这就意味着,每增加0.1级,文明就需要将能量输出功率提升10倍,而每增加1级,更是100亿倍的能量差距。
按照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量化标准,当下的人类文明处于0.72级,相当于「准行星文明」阶段,而距离一级行星文明仍然存在指数级差距。
去年2015年全球总功率消耗约1.8×10的13次方瓦特,即18太瓦。
如果陆安点亮的这一科技能够间接推动人类文明等级提升到0.8级,代入公式可计算得出100太瓦,约是当下全球总功率消耗的五六倍之巨。
若是提升到1.0级,需要文明掌控的总能量达到10拍瓦,或者说10万太瓦丶10亿吉瓦。
从0.72级到1.0级看似只相差了0.28个等级,实则天堑鸿沟,如果按照去年全球总功率消耗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是相差了5555倍。
提升到0.8级就需要人类掌握包括可控核聚变丶轨道太阳能丶地热能丶气候调控等等科技树。
如果进一步提升到0.9级,等于在已有的基础上再翻十倍,这个级别已经涉及全球生态系统的深度重构。
陆安作为重生者,前世生活到了26世纪中叶。
不但亲眼见证了人类文明跃升为一级行星文明,还是其中的核心推动者,没有他,人类文明不会那麽快就能发展到一级行星文明的高度。
上一世的陆安是见证了人类文明正式达到一级行星文明以后,是什麽样的一幅图景。
那是近地空间布满百万平方公里级别的光伏薄膜丶轨道反射镜和微波相控阵。
那是大气层顶出现人工极光幕墙,用于实时调节入射太阳辐射,用以抵消温室效应或制造极昼农业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