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轰动业界(二合一加餐)(3 / 6)
只是同时推进二期丶三期产能建设,公司目前的资金面支撑得起吗?建造固态晶格电池厂的投入太大了,各产线的设备也贵。」
一期超级工厂是综合型工厂,固态晶格电池产线并不大,但却占了一半的投资额。
陆安旋即询问道:「跟一期超级工厂规模等同,全部用于电池生产制造,需要多大的投资额?」
何亮回答:「一个530亿,两个要1060个亿。」
这麽大的投资额,毫无疑问是重资产运营。
与会的孟秋颜听到关于资金的问题,垂眸看了看文件然后发言:「按2015年12月份期末净资产数据显示,公司的帐面现金流392亿,本月风光电站储能电池合同700亿有10%的预付款,也就是70亿,今天谈成的新能源车电池和手机电池的914.5亿有35%的预付款,也就是320亿。」
孟秋颜抬眼看向陆安补充道:「合计390亿的预付资金会在下个季度到帐,届时拥有782亿的帐面现金流。」
闻言,陆安点了点头沉声说:「够用了,无需找银行贷款也绰绰有馀。」
陆安转而微笑道:「今年一季度业绩不是还没出来嘛,仿生义肢今年正式生效国补,销量大幅飙升,加上小元机器人业务,为公司带来200亿的净利润问题不大,那就是差不多1000个亿的现金流。」
毫无疑问,如此充盈的现金流是绰绰有馀。
就算现在按照现在帐面现金流392亿,只要公司业务不出现什麽突发黑天鹅事件,就足以支撑二期丶三期工厂的投建所需的资金周转。
虽然总投入预算要1060个亿,但并不是立马就全部花掉这笔钱,而是拉长10个月,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给乙方支付工程款,只要公司在持续盈利,就不会有资金炼断裂的风险。
更别说下个季度预付款到帐后,公司就提前锁定782亿的帐面现金了。
何亮再无疑虑,只要钱能到位,诸事都好说。
同时新建二期丶三期超级工厂的事宜就此拍板确定下来,包括设备产线在内的全部总预算1060亿。
接下来,陆安说道:「前段时间老张跟我反映了人才招募的问题,已经有不少十分优秀的人才因为必须要在嘉宁市工作而不得不放弃,这个问题得解决。」
任职公司CHO的张鹤之旋即说道:「我们公司待遇当然是没的说,但那些来不了的人才,普遍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都有子女且到了上学的年龄。」
「这些人才放弃入职元界智控,最大的因素是嘉宁市的教育资源条件迫使他们二选一,比如一些在京圈的,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未来,在工作和孩子之间选择了后者。」
嘉宁市毕竟是个三百多万人口的普通三线城市,没什麽特殊的z治地位,许多资源都是没法跟京圈相比的。
对于那些真正的顶尖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