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谈崩就别谈了(6k二合一加餐)(3 / 5)

加入书签

小元机器人业务在当下已经是外界人士眼里超级赚钱了,但真正的爆发期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光是一个养老机构就有数百万的缺口,以后再扩大到中端市场,也就是普通中产家庭,成为私家车一样的家庭标配。

当小元机器人像私家车一样成为家庭必买产品,那才是真正的大爆发。

换句话说,小元机器人的保有量可以直接对标普通私家车,陆安的预估是快则六七年后,慢则十年后,小元机器人的保有量就可以跟私家车不遑多让。

以去年2015年的数据为参考,国内私家车的保有量达到了1.25亿辆。

到2o26年后,小元机器人的保有量,保守的算它1亿个,按照5000元一年的保险费计算。

十年后的元盾智保可以创出5000亿人民币的年营业收入预期。

去年国内第一保险龙头的全年营收也不过是5000亿的档位,元盾智保十年后的营收预期还是只做小元机器人系列产品的投保业务。

靠着给母公司的机器人投保业务,十年后就可能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做成保险市场的行业第一龙头公司。

这不但有可能,而且可能性极大。

因为长达十年的时间跨度,陆安不可能只做家政服务型机器人,还有各种工业型机器人呢,工业型机器人的产销量以后只会比家政服务机器人的规模更大。

不夸张的说,如果元盾智保完全垄断自家母公司以后推出的各品类商用机器人的保险,完全足以成就万亿营收体量的超级保险巨头公司。

……

时间来到5月份。

陆安在元界智控正常上班推进技术开发,同时也在独自开发星流工具软件,星界动力航天那边,四大国家队企业援助的人才也都陆陆续续与原单位交接工作并来到嘉宁市。

与此同时,于长乐在进入5月份后,持续接触各大保险公司面谈合作。

结果也是没有意外,那些保险公司都不能接受。

孟秋颜则是在积极筹备元盾智保的成立事宜,不过还没有去注册公司,因为现在于长乐还在配合放烟雾弹,在跟那些保险公司不停地拉扯谈一个注定达不成的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被机动车撞击的小元机器人及其机主,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其热度已经降下去了。

机主已经在跟肇事者打官司,决定起诉对方。

前段时间,网上的舆情有不少的网友希望元界智控给机主赔付一个新的机器人,也不知道这是谁带起来的节奏。

赔付一个机器人对现在的元界智控来说当然是九牛中的一根毛都算不上,但这事肯定不能这么干,干了就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

以后都跟着效仿,那赔还是不赔赔了这个,那个不赔,新的节奏又来了。

虽然不是元界智控的责任,但现实中的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就能理得清的,尤其是互联网的舆情90%都是伴随着情绪化输出。

这种互联网环境下,虽然你元界智控无责,但你要是什么都不管,把自己高高挂起,立马就是会被扣上冷血无情的帽子,没有人情味,没有格局。

元界智控处理这个事件,并没有被舆情左右给受害者机主赔一个新的,但与此同时公司法务部,给这个机主提供了法律咨询援助。

赔是不可能赔的,但是你要跟肇事者打官司,我可以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起码律师费你能省下。

这件事情的热度也就下去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忘记了,网友们去追逐新的热点和新瓜去了。

……

5月14日。

寰泰保险公司总部,张巍强听着手下汇报:“刚刚得到消息,元界智控又谈崩了,这已经是与第8家保险公司面谈。”

闻言,张巍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