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技术,民主,文明,未来(2 / 5)
bsp; 苏阳盯着那圈涟漪,忽然想起什么:“周秉衡说过一句话:‘声音传得远不远,不在于喊得多大声,而在于有没有人愿意接话。’”
林昭点头:“现在的问题是,对方已经开口了。而我们,必须决定要不要回。”
回到帐篷时,央金已睁开眼,正安静地看着他们。
“星星说,”他轻声说,“门开了,但钥匙还没找到。”
李薇这时也醒了,揉着太阳穴坐起:“他又进入深度共感状态了。刚才我偷偷录了他的呼吸频率,发现每次呼气都精确对应14.7赫兹的整数倍。这不是巧合……他在调谐。”
“调谐什么?”
“整个网络。”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投影出一张动态星图,“你们看,过去七十二小时,全球‘井语者’的觉醒速度提升了四十倍。他们不再孤立发声,而是开始彼此呼应。东京那个男孩、巴黎的盲童、亚马逊的女孩……他们的语音频谱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全都集中在人类听觉最敏感的区间,而且带有相同的谐波结构。”
“就像合唱。”苏阳喃喃道。
“不,”林昭突然插话,“是校准。他们在为一次集体共振做准备。”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目的是什么?”李薇问。
没人回答。
当天中午,卫星通讯恢复。一条加密消息从深圳总部传来:**“声盟”监控系统捕捉到异常社会情绪潮汐。北京、纽约、孟买等十二座超大城市出现大规模自发性互助行为??陌生人之间无理由拥抱、街头即兴合奏、医院临终病人集体哼唱同一旋律。心理学家称之为“共情溢出现象”。**
附带视频中,一位白发老妇人在地铁站痛哭,周围乘客纷纷停下脚步,围成一圈,轻轻拍打她的背,有人开始低声哼歌。镜头拉近,那首曲子竟与苏阳母亲昨夜电话里唱的,分毫不差。
“这不可能……”李薇失声,“那是私人通话!加密级别最高,连我们都无法回溯录音!”
“但她不是在播放。”林昭冷静地说,“她是……记起来了。就像所有人,突然想起了某段被遗忘的声音。”
苏阳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母亲沙哑的嗓音,那首童年摇篮曲的每一个音符,此刻都像电流般穿透记忆深处。他忽然意识到??那不只是歌,而是一段编码,一段以爱为载体的情感密钥。
“我们一直以为‘井语者’是少数天赋者。”他缓缓睁眼,“但如果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段能引发共鸣的声音呢?一段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激活的声纹密码?”
李薇猛地抬头:“你是说……亲情才是真正的‘归音序列’?”
“不止亲情。”苏阳望向央金,“而是所有深刻的情感连接??爱、悔恨、思念、原谅。这些情绪本身就携带特定频率,只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