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闪崩金融,玄武陷阱(3 / 5)

加入书签

,偶然进入一座已被列为危房的老邮局。在阁楼一堆尘封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953年的电报底稿,发件人署名模糊不清,但收件单位赫然是“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语言保护组”,内容只有两行:

    >“帕米尔高原北麓发现异质声场,疑似非自然生成。建议设立长期监听站。

    >特别提醒:慎用儿童语音采样,恐引共鸣反噬。”

    落款日期比中国第一次核试验还早七年。

    “有人早就知道。”陈小宇写道,“但他们选择了沉默。”

    苏阳立刻申请调阅国家档案馆相关卷宗。然而,无论公开还是机密渠道,均无此项目记录。唯一线索指向一位名叫**周秉衡**的老科学家,曾任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顾问,1962年神秘失踪,官方通报称“坠崖身亡”,但家属从未见过遗体。

    经过三个月艰难追踪,他们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一处偏远牧场找到了周秉衡的女儿。老人已经八十九岁,听力几近丧失,但记忆力惊人。她说父亲最后一次回家是在1961年冬天,带回一台奇怪的录音机,整夜播放“像风吹过骨头的声音”。他曾反复念叨一句话:“我们不是第一个说话的种族,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真正的对话,要等一百年。”

    “他还留了东西。”老太太颤巍巍地从炕席下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里面全是手绘图纸和公式推导,核心理论名为《声熵守恒律》:认为宇宙中所有智慧生命的语言总量恒定,每当一种声音消亡,必有另一种在遥远时空响起作为补偿。而地球正处于“声熵赤字”状态??过去五百年间,平均每两周消失一种语言,导致整个星球的情感能量严重失衡。

    “所以‘百年回音’工程……其实是他还魂了?”苏阳喃喃道。

    “不。”林昭看着最后一页草图,瞳孔骤缩,“是他预见到我们会重启这个系统。而这本笔记,是一个警告。”

    草图描绘了一个倒置的钟形结构,顶部开口朝下,底部尖端插入地心。旁边标注:“若强行逆转声熵流向,将触发‘回响审判’??所有未完成的告别、未出口的爱、未偿还的罪,都将具象化归来。”

    会议室陷入死寂。

    就在此时,全球“晨光”终端同时弹出一条系统通知:

    【检测到大规模潜意识扰动】

    特征:跨文化梦境同步现象

    表现:近48小时内,全球超230万人报告梦见同一场景??站在雾中桥上,对面站着一个看不清脸的人,对方不断呼唤你的名字,但你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发出回应。

    AI分析结论:集体焦虑前置征兆,可能与南极信号增强有关。

    更令人不安的是,许多用户开始自发上传“防御性录音”??父母给孩子录下“我爱你”,夫妻互诉誓言,朋友立下承诺……仿佛在为某种即将到来的审判做准备。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