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李相从不犯错,他如果错了,一定是我们理解的不对(12 / 17)

加入书签

,必推病不出,以慢军心。”

    曹丕眼中精光一闪:

    “孟达可信否?”

    “我父在时,此人在宜都便有拥兵自重之嫌。”

    “先父一直想要讨之,皆因蜀地未宁而罢休。”

    “今欲用他,不知是否可信。”

    司马懿低声道:

    “孟达乃识时务者,岂敢违逆大王?”

    “今其虎踞东川,左右逢源,必不敢轻背大王。”

    “且申仪若退,孟达亦有大功,彼必尽心。”

    曹丕迟疑半晌,旋即沉声道:

    “好!立刻命孟达作书,使之退申仪之兵。”

    司马懿四指微扬:

    “其四,马超兵犯阳平关。”

    “此地险峻,只需令蒋济坚守不战。”

    “马超久攻不下,关中粮草又转运艰难,不久自退矣。”

    夏侯惇皱眉道:

    “马超骁勇,若强攻关隘,恐蒋济难以久持。”

    司马懿淡淡道:

    “马超虽勇,然其军远征,利在速战。”

    “若拖延时日,其军心必散。”

    “且——”

    他目光一冷,“马超与凉州人素有嫌隙。”

    “若羌兵先退,其侧翼空虚,更不敢久留。”

    “大王若仍恐不能全保,可再密调乐进、王平二将。”

    “各引兵五千,屯于紧要之处,为各路救应。”

    “此调遣不可经成都,以免蜀中细作察觉。”

    曹丕点了点头,道:

    “仲达思虑周详,孤心甚慰!!”

    司马懿最后道:

    “至于交州士燮一路,彼本不愿卷入中原之争。”

    “只是碍于刘备之命,不敢不动耳。”

    “臣可亲笔作书,遣使送往交趾,以利害说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