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李翊、徐庶、诸葛亮:请我主进位称王!(11 / 13)

加入书签

    让刘备必须要屈尊亲自去请,这才有了三顾茅庐。

    并且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徐庶也没有走,两人甚至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

    乃至到携民渡江之时,徐庶都还在。

    徐庶甚至和诸葛亮一起,跟着刘备保护百姓向南撤退。

    是直到刘备还有百姓成功脱离危险之后,徐庶才挂念母亲安危,去了曹操那里。

    可以说,徐庶已经在刘备那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了。

    而在曹操那里认真做事,其实于他而言也并没有什么不妥。

    是老罗非要给徐庶上一个“道德”枷锁罢了。

    最后让人们发现徐庶前后行径与演义不同,就反过来骂徐庶。

    不免令人唏嘘。

    只能是叹徐庶与刘备有缘无分罢了。

    其实每念及于此,李翊都会不禁感慨。

    蜀汉阵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永远缺一个人。

    徐庶是诸葛亮众多旅友之中,唯一一个与他志趣相投,有大志向的人。

    如果诸葛亮入川作战的时候,徐庶能按照诸葛亮说的,去做一个郡守。

    让徐庶守卫南郡,成为关羽的坚强后盾。

    荆州还会不会丢呢?

    如果诸葛亮北伐时,能让徐庶守卫街亭,与诸葛亮并肩作战。

    共图大业,蜀汉的局面又会不会好上许多呢?

    李翊虽然不知道结果会不会改变,但他现在已经在努力改变了。

    如今他要帮助刘备,向前迈出更大的一步。

    “……元直,孔明。”

    “吾与汝二位虽交往不深,然我知你二人皆志虑忠纯之士。”

    “是以此事,也打算与你二人一起相商。”

    李翊虽然提到了相商二字,但语气却无比坚定,更像是“通知”。

    诸葛亮点了点头,“无怪君侯卸冀州军务,星夜赶回徐州。”

    “……亮便已知将有大事发生。”

    徐庶亦道:

    “……请君侯放心,吾等既已投靠刘将军,自当肝脑涂地。”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