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老刘:不差钱儿,他要多少我给多少!(8 / 9)

加入书签

nbsp; 与众人回了州府,人又报荆州又来使。

    原来刘先自回荆州向刘表汇报了刘备的心意之后,刘表大喜过望。

    急忙再次派出使者,去往徐州,商议荆徐二地互通贸易的具体细节。

    刘备不擅长锱铢必较,委托麋竺来和荆州使者交谈。

    最终商议出结果来。

    荆州卖给徐州粮食。

    粟米、麦子、稻谷,两百钱一石。

    大豆、黍米三百钱一石。

    而像梁米这种优质小米,则卖三百五十钱一石。

    而徐州这边,如果一时拿不出现银也没关系。

    可以用等价的食盐来交换。

    徐州这边将精盐卖给荆州,以两千钱为一石出售。

    荆州方面,愿意在一年之内,向徐州输送至少一百万石粮食。

    徐州方面,则要保证不少付荆州至少三亿钱。

    并且刘表特别要求,这些钱里,至少得保证有三分之一用真金白银来换。

    这个价格算是相当公道的了。

    徐州方面肯定是获利的。

    毕竟乱世之中,粮食有时候甚至比黄金都宝贵。

    刘备曾使人探听过隔壁老曹的兖州,目前粮食的价格。

    每石粮食竟炒到了恐怖的一万钱。

    而刘表卖给刘备的粮食,最便宜的也才一石两百钱。

    所以刘备对这个结果是欣然接受的。

    这都多亏了李翊交好刘表的荆州政策。

    刘表输血式的交易,就是希望未来在扬州问题上,能够参与进来。

    并且瓜分到庐江、豫章两地,以此作为荆州的屏障。

    而刘备则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刘表兼并这两地。

    望着商议好的协议条款,刘备不得不感慨李翊深谋远虑。

    若无他当时全力主张交好刘表,他刘备的徐州又哪能如此轻松的获得这么多粮食呢?

    只要荆州不单方面撕毁协议,有了它的输血。

    徐州不仅可以安心搞屯田,扩军,养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