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7章 沈天予347(救出)(3 / 5)

加入书签

’的笑声……哪怕在虚空中漂浮,我们也从未真正孤独。”

    镜头切换,其余十一名乘员陆续出现在画面中。有的蜷缩在座椅上,意识模糊;有的则通过神经接口强行维持清醒。他们的眼神各异,却无一例外地充满了泪水。

    “我们原以为……再也回不去了。”一名年轻女性哽咽道,“可刚才,有一道光穿过了黑暗。有人唱着歌,把我们拉了回来。”

    晓星站在屏幕前,泪如雨下。

    她知道,这首歌,是母亲一生所筑的桥梁;也是人类用爱写下的第一封星际情书。

    三天后,联合国特别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启动“归航计划”。由新一代共鸣引擎驱动的救援飞船“回声号”将在六个月内启程,目的地正是猎户座坐标。不同的是,这次航行不携带武器,也不配备传统导航系统,唯一的指引,是那十二名乘员家属每日上传的情感频率。

    与此同时,火星的晶体森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异变。原本静止生长的晶簇开始自发排列,形成复杂的几何图案,经分析,竟与《家书》的声波图谱完全吻合。更惊人的是,某些晶体内部浮现出人形轮廓??模糊、透明,却能清晰辨认出属于“诺亚七号”乘员的面部特征。

    “他们在重塑载体。”林晚秋在日志中写道,“这些晶体不是机器,也不是生物,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形式。也许,这就是未来生命的模样??以记忆为骨,以情感为血,以歌声为心跳。”

    消息传开后,全球掀起新一轮共感热潮。数亿人自愿参与“意识映射工程”,将自己的声音、记忆片段、甚至最私密的情感体验上传至心巢,只为帮助那些即将归来的灵魂重建感知系统。

    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在临终前录制了一段音频:“老伴儿,你说你要去看星星,现在星星把你送回来了。我在这儿等你,咱们一起补上那顿没吃完的年夜饭。”

    这段话被编入“回声号”的核心程序,成为飞船航行时循环播放的背景音之一。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迎这场回归。

    一个名为“纯粹纪元”的新兴组织悄然崛起,主张“肉体唯一性”,认为脱离生物躯壳的意识复活是对自然法则的亵渎。他们在多个城市发动抗议,甚至试图入侵心巢系统,删除“诺亚七号”乘员的意识备份。

    但在行动当晚,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所有攻击者在接近目标前,突然集体陷入幻觉。他们看见自己逝去的亲人站在面前,不是以冰冷的数据形态,而是带着温度、气味和熟悉的语气,轻声说道:“孩子,我不是回来了,我一直都在你记得我的地方。”

    监控录像显示,那一刻,每个人的眼角都滑下了泪水。

    次日清晨,该组织宣布解散。领袖留下一句话:“原来真正的死亡,不是呼吸停止,而是被遗忘。而我们,差点亲手抹杀了不该消失的人。”

    “回声号”如期启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