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银行分公司(3 / 4)

加入书签

一口气,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有力的跳动声。

他目光扫过台下,看到了坐在侧后方的林悦。

她今天穿着简洁的浅灰色职业套装,对他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平静,带着一种无需言传的鼓励。

他收回目光,看向台下那些或好奇、或怀疑、或仅仅是等待汇报的面孔,按下了手中的激光笔。

光束落在幕布的ppt上。

“各位领导,同事,”

凌峰开口,声音因为初期的紧张略显低沉,但很快稳定下来,带着这三个月磨砺出的沉稳,“在正式汇报我们的区域市场开拓方案之前,我想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ppt翻页,是几张复杂的曲线图和柱状对比图。

“这是过去六年,成都分公司在西南地区,针对特色农业、小微文创企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增长曲线,以及对应的不良率控制情况。”

他顿了顿,激光笔的红点在关键数据上圈画,“最高年复合增长率,达到百分之两百八十七,同时,平均不良率,始终控制在百分之零点八以下。”

台下响起几声不易察觉的抽气声,有人扶了扶眼镜,身体微微前倾。

这些硬邦邦的数据,比任何慷慨陈词都更有力量。

“我知道,有人会认为,成都的成功有其地域特殊性,无法复制到山东。”

凌峰话锋一转,语气不卑不亢,“这三个多月,我们团队深入山东各地调研,结论恰恰相反——成都的经验,不是照搬的模板,而是方法论。

其核心在于,深度融入地方经济脉络,提供‘贴身’又‘贴心’的定制化金融解决方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标准化产品。”

他再次按动激光笔,ppt切换成山东地图,上面被不同颜色的区块和连线标注得密密麻麻。

“基于这个方法论,结合山东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寿光的蔬菜产业、烟台的苹果与葡萄酒集群、青岛的海洋经济,还是淄博正在转型的制造业,我们分别设计了具有高度针对性的金融方案雏形。”

他开始逐一讲解。

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扎实的数据支撑、清晰的产业链分析、精准的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具体到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化服务流程。

他讲烟台苹果如何借鉴但又区别于蒲江丑柑的模式,重点构建覆盖冷藏、物流、深加工的季节性资金闭环;讲如何将成都支持文创的信用评估体系,改造用于评估淄博陶瓷琉璃作坊的品牌价值和创新潜力……

他的语不快,但每条逻辑线都清晰无比,每一个风险点都有对应的控制策略。

他仿佛又回到了在成都最意气风的时候,不,比那时更内敛,也更锋利。

这三个月呕心沥血的成果,此刻化作他言语间的笃定和自信。

最后一张ppt,是一个简洁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各位,”

凌峰总结道,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最后与林悦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她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这就是我们团队,基于成都实践的成败得失,结合山东本土特色,精心打磨的金融方案。

它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最用心、最接地气的。

我们相信,唯有扎根于此,才能真正与这片土地上的企业共同成长,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

他按下翻页笔,幕布变为一片纯净的蓝色,汇报结束。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随即,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分管副行长,轻轻抬手,带头鼓了一下掌。

紧接着,掌声从零星变得汇聚,虽然不算热烈,但足够真诚,尤其是来自几位之前持怀疑态度的部门负责人。

凌峰微微鞠躬,走下讲台。

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小块,紧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