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道爷开张了(感谢云尘夏天、哭(3 / 5)

加入书签

“这是我写的回忆录。”他说,“关于这所学校,关于这些年来我亲眼见过的孩子们。”

    陈拾安接过纸页,翻开第一页,标题是:《被遗忘的声音》。

    “我发现一件事。”周文远缓缓道,“我们总在教孩子怎么考试,怎么拿高分,怎么考上好大学。但我们从不教他们怎么面对痛苦,怎么说出委屈,怎么在崩溃时还能相信明天。”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我班上有个学生,高三那年跳楼了。没人知道为什么。后来我在他课桌里发现了一本日记,写满了‘没人听得见我’‘我想消失’‘活着好累’……可那时候,我们都以为他只是压力大,劝他‘挺一挺就过去了’。”

    老人的眼睛红了:“如果当时有个人,像你这样,愿意听他说说话……也许他就不会走。”

    陈拾安低头看着手中的稿纸,一页页翻过。每一篇都记录着一个孩子的名字、故事、沉默与挣扎。有的后来考上了名校,却在多年后因抑郁症离世;有的辍学流浪,至今杳无音信;有的表面光鲜,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我把这些写下来。”周文远说,“不是为了控诉谁,而是想告诉这个世界??有些孩子,他们不是不想努力,他们是太累了,累到连哭都不敢出声。”

    陈拾安合上稿纸,认真地看着他:“您想做什么?”

    “我想把这些故事印成书。”老人说,“哪怕只有一个人看到,能因此停下脚步,听某个孩子说一句话,就够了。”

    “我可以帮您。”陈拾安说,“不止是出版,还可以在学校办一场展览,用文字、画作、录音,让所有人听见这些声音。”

    老人愣住了,随即老泪纵横:“我以为……没人会在意。”

    “我在意。”陈拾安说,“我一直都在。”

    那天下午,陈拾安联系了出版社的朋友,又找了林浩帮忙设计封面。林浩听完故事后,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我想为这本书画一幅主图。”

    三天后,他交来一幅画:一棵巨大的槐树,根系深入地下,枝叶伸向天空。树干上刻着许多名字,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树下站着许多人影,有孩子,有老师,有父母,还有一个穿蓝布裙的女孩和一个抱画册的男孩。阳光穿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

    “名字是《听风的人》。”林浩说。

    陈拾安看着画,久久未语。

    一个月后,书正式出版。学校为此举办了一场名为“听见”的主题活动。操场上搭起了长廊,挂满了学生的画作、日记摘录、录音二维码。许多家长来了,老师来了,甚至有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专程赶回。

    活动当天,林雪也来了。她剪了短发,眼神明亮,手里拿着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心理学专业。

    “我考上了。”她笑着说,“我要成为像你一样的人。”

    陈拾安看着她,眼中有光:“你已经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